工業PM2.5污染不到1成? 環署打臉經部至少23%
經濟部日前在臉書宣稱國內PM2.5(細懸浮微粒)來自工業的比例不到1成,今天遭環保署狠打臉,工業在原生性排放就占23%。(圖由環保署提供)
〔記者蔡穎/台北報導〕經濟部日前宣稱國內PM2.5(細懸浮微粒)來自工業的比例不到1成,今天遭環保署狠打臉。環保署表示,PM2.5除了原生性排放,部分化學前驅物經過空氣中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也會產生衍生性PM2.5,而工業在原生性排放就占23%,若再加上衍生性的數量恐高達3成。
環保署官員坦言,經濟部4月21日在臉書上的一篇文章,引起許多民眾、媒體質疑,為了怕外界誤解,環署決定公布資料說清楚。
根據環保署2010年資料,全國PM2.5原生性總排放量為每年7萬3855公噸,其中工業排放為1萬6865公噸,占全國PM2.5排放量23%,另交通工具占23%,營建和道路揚塵占37%最多,餐廳、小吃商業行為約占9%。
另PM2.5前驅物包含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經過物理、化學變化也會形成衍生性PM2.5。工業的SOx排放量為一年10萬5261公噸,占全國排放比例高達88%,NOx排放量為一年17萬6100公噸,占全國排放比例41%。
環保署官員表示,台灣各地污染源比例不同,平均而言,若把原生、衍生的PM2.5加在一起,交通、工業排放加起來有六成,境外霾害約三成,剩下一成為自然界產生。以台北市為例,空污主要來自餐飲業、交通排放,南部地區則以工業為主,「但絕對不是經濟部講的那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