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標示落落長 9成民眾抱怨「根本看嘸」
今年五月開始,衛福部規定「凡兩種以上添加物組成的功能性成分,須再展開複方」,像是過去簡單標示為調味劑,現就必須列出大豆卵磷脂、脂肪酸聚合甘油酯等成分。(資料照,記者張軒哲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來台灣食安風暴不斷,衛福部特立新規定,針對食品標示需要更加詳列,許多廠商因此更換包裝,過去在泡麵、餅乾上不到10種的成分標示,現在竟增加到70多種,專業艱澀的標示用詞,讓高達9成的民眾抱怨「根本看嘸」。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今年五月開始,衛福部規定「凡兩種以上添加物組成的功能性成分,須再展開複方」,像是過去簡單標示為調味劑,現就必須列出大豆卵磷脂、脂肪酸聚合甘油酯等成分。
不過由於需列出的成分太多,導致包裝上的成分標示字體相對變小,讓許多民眾就抱怨「字那麼小看起來很吃力」,另外由於成分過於詳細艱澀,民眾也表示根本看不懂。
林口長庚醫院醫師表示,標示這些成分有助於肝硬化的病人詢問醫師對身體的影響程度,不過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的確很難理解這些成分到底是什麼,因此他建議食品可以訂定「危害等級」,其他的詳細成分資訊可以公佈在官網上,如此一來還能節省包裝。
有食品廠商表示,新規定上路後,為了更換新包材就已經花了上千萬,不過如此一來反而讓業績下滑,民眾看到那麼多的添加物,因此產生疑慮導致不敢買。對此衛福部回應,新規定是針對近來的食安問題,民眾有之的權利,基本的成分民眾還是能理解,所以暫不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