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打分數?教部:愛心不應分分計較
學者建議把國中生從事志工服務打分數,讓學生更認真,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楊國隆認為不適合,不應該把服務的心「分分計較」。(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十二年國教上路後,有家長為了孩子找一學期6小時的志工機會,以滿足部分縣市採計的多元學習門檻,但引發學生只是在湊志工時數的質疑,有學者建議把服務學習打分數,但教育部國教組長楊國隆表示,把服務學習打分數太功利,反而分分計較,已有違教育理念,重點在服務之後要讓孩子從服務中學會反思。
「我上很多課都會睡覺,但在上學校老師教導的服務學習課程,要成為三峽祖師廟、李梅樹紀念館的導覽員,不只不再打瞌睡,突然覺得對自己的家鄉三峽很有感情,也以身為三峽人為榮。」三峽一所國中推動服務學習,學生提出的心得感動老師。
教育部自100年開始推動服務學習,已融入綜合、自然、社會等領域,國教署組長楊國隆表示,全國22個縣市,明年免試入學只有3個縣市不採計校內外的服務學習成績,分別是台東、雲林、宜蘭,其他19個縣市都有採計;教育部明年的服務學習計畫則會補助18個縣市政府、60多個國中小,補助經費500多萬元。
組長楊國隆表示,十二年國教時代的教育,不再只獨尊智育,而是要培養學生「全人教育」、「全人發展」、「五育並重」,在出社會後更要有服務社會的心,也符合國際潮流,從小就要培育學生有服務的概念。
服務學習目前融入專業領域,例如自然領域的環境服務,有學校培育學生成為校園的蝴蝶課程導覽員,社會領域如培育學生成為林家花園、三峽祖師廟等導師員,楊國隆表示,服務學習最重要是要反思,把服務學習量化分分計較並非服務學習的目的,並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