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間茶農康賜福育苗有成 每年兩百萬株茶苗供不應求
名間鄉農民康賜福培育茶苗20年,為國內茶苗重要的生產基地。(記者陳信仁攝)
〔記者陳信仁/名間報導〕名間鄉農民康賜福從事茶苗培育20年,更獲得茶改場專屬技術轉移的權利,取得台茶19、20號的培育品種權,每年高達2百萬株茶苗行銷全國,堪稱是台灣茶苗的重要生產基地,目前國內茶區面臨老化,茶苗更新需求增加,雖培育茶苗的原物料成本提高,茶苗漲價1成,仍是供不應求。
43歲茶農康賜福於20年前返鄉接下父親手中的茶苗培育場,以扦插方式的無性繁殖,全心投入茶苗培育,茶苗苗圃目前培育青心烏龍、大葉烏龍、四季春、青心柑仔等四大品系烏龍茶種外,還有臺茶8、12、13、17、18、19、20、21號等茶樹品種,另有少數的武夷、青心大冇等茶苗,供應範圍涵蓋全國各地茶農,年銷售量達兩百萬株左右。
康賜福表示,2.5公頃的苗圃每年約可培育250萬株茶苗,存活率約有8成,而各品種茶樹中,台19號碧玉、20號迎香係茶改場擁有品種權專利,經取得專屬技轉權利於名間鄉鴻興茶苗圃培育,成為國內唯一可以生產銷售的苗圃,而迎香及碧玉茶的香氣濃郁,滋味圓滑而產量高,加上茶苗好照顧,相較烏龍可增收約兩成且提早約10天至20天採茶,在市場頗受喜愛。
惟受到原物料成本上漲,加上培育土壤的取得不易,成為茶苗栽培的最大難題,康賜福說,雖茶苗培育生長約7個月即可出貨,但在生產條件受限下,茶苗產量也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國內雖正值茶區老化並大量更新茶苗的尖峰期間,所需茶苗數量相當大,只是在茶苗數量有限下,縱使茶苗價格上漲,還是呈現供不應求的景況,但預期在茶苗更新後,未來的茶葉產量與品質都將大幅提升。
為提供優質茶苗給茶農種植,康賜福管理茶苗苗圃積極用心。(記者陳信仁攝)
農民康賜福每年培育茶苗數量高達兩百餘萬株,仍呈現供不應求。(記者陳信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