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履穿龍福滿門」見證草鞋歷史
國小六年級的丘智賢初體驗穿上草鞋,站在二公尺大的大草鞋旁合影。(記者張勳騰攝)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早年被稱為「草鞋庄」,4、50年代當地婦女都利用田間的稻桿編草鞋貼補家用,社區將在16、17日在福靈宮舉辦「足履穿龍福滿門」活動,社區婦女編織的2公尺大草鞋及以「福」命名的全福宴今天亮相,邀請遊客一起參與竹筒米祈福、穿草鞋摸蛤仔等,體驗早期農村生活情景。
福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毓汶說,「足履穿龍福滿門」的命名,是福基人回憶中的傳統象徵,也希望透過先人的足跡,一步步挖掘先人生活的智慧與村民早期的回憶。
劉毓汶說,福基村早期被稱為「草鞋庄」,當地因早年灌溉不易,部分居民只好到附近山區當挑夫維持家計;挑夫挑重擔遇路滑易受傷,為防滑且保護腳底,福基村婦女利用閒暇時間以田間稻桿編織草鞋,同時也挑往大湖及苗栗販售,貼補家用。
88年歲的曾傅桂妹是社區最老的「草鞋達人」,曾老太太24歲開始編織草鞋超過一甲子,如今功力不減,半小時就編好1隻草鞋。
曾傅桂妹回憶說,通常1雙草鞋正常穿著可穿1週,若沾到水,就須更換,當年挑夫必須隨身攜帶草鞋隨時更換,所以需求量大。
12歲國小六年級的丘智賢也試穿草鞋,他說,夏天穿上草鞋很舒服,有「腳踏實地」的感覺,穿上後也體驗到先人謀生的艱辛。
國小六年級的丘智賢(右)初體驗穿上大草鞋。(記者張勳騰攝)
88歲的曾傅桂妹(右)編織草鞋超過一甲子,見證早年農村艱辛面。(記者張勳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