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檢 2年找出1026聽損兒
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先天性聽損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及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可以達到接近正常的語言與身心發展。(資料照,記者邱宜君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新生兒聽力篩檢上路2年,國健署今天公布篩檢成果,總計篩檢36萬383人,篩檢率為97.3%,共找出1026名聽損兒,亦即新生兒聽損發生率為千分之2.8,國健署副署長游麗惠表示,先天性聽損如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及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可以達到接近正常的語言與身心發展。
「小潔」出生即經由新生兒聽力篩檢發現輕度聽損,小潔的爸爸說,一發現女兒有輕度聽損時,就開始每週帶著小潔接受聽覺口語訓練,並進行大量語言輸入,如今小潔1歲10個月大,她的聽說能力已與同年齡孩子無異,能利用短句表達自己的需求,認知與詞彙能力更是超前同年齡孩子。
「霈霈」則是在出生時被篩檢並確診為重度聽損,霈霈的媽媽說,在孩子兩個月大時就開始帶她接受療育,1歲4個月大時植入人工電子耳,至今短短3個月,1歲7個月大的霈霈能聽懂的語詞大量增加,也開始能與人簡單口語互動,這些都是因為新生兒聽力篩檢,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因而開啟了孩子的美好人「聲」。
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范君揚表示,新生兒聽損大多與遺傳有關,過去沒有新生兒聽力篩檢時,孩子往往要到2~3歲時才發現,屆時再來給予聽覺口語訓練,往往要花更大的力氣才能收到成效,更凸顯聽損早期發現、早期療育介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