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尉天驄出大部頭新作 爬梳60年思學歷程

尉任之出席尉天驄《荊棘中的探索》新書分享會(記者王文麟攝)

尉任之出席尉天驄《荊棘中的探索》新書分享會(記者王文麟攝)

2014/05/18 06:10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尉天驄新書《荊棘中的探索:我的讀書札記》出版,全書六卷30多萬字,歷時三年,呈現其60年思學歷程。尉天驄說自己寫這本書的心境,如中年曹雪芹寫少年賈寶玉,「另有一番味道」。

尉天驄文學地位甚高,新書發表會由其子尉任之主持,陳芳明、張錯、楊澤與談,作家黃春明之子黃國珍、劇場演員樊光耀及多位出版界、藝文人士皆到場致意。

尉天驄說,像曹雪芹經歷風霜波折後寫童年,這本書是他在幾十年經歷後回頭看當年的幼稚狂妄,對很多事有新體認後的重新寫成,「你說它是舊的是舊的,你說它新也可以說是新的。」尉任之說,《荊》在尉天驄「有機安排」後,「成為閱讀上可以融會一個思想體系的著作」。

陳芳明說,他認識的尉天驄是非常古典的自由主義者,有很寬容的心胸可以包容各種意見,「台灣讀書人結合左派和右派思維的,他的文字表現得最好。」

尉天驄曾任《筆匯》、《文學季刊》、《文季》、《中國論壇》主編,前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楊澤形容他是「戰後台灣文學的保母」,作家黃春明和陳映真的文壇發展都與尉相關。鄉土文學論戰後,尉天驄編輯的《鄉土文學討論集》,至今仍是研究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