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牙齦腫脹 竟因服高血壓藥造成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60多歲的段姓男子平常有服用高血壓藥,因全口牙齦腫脹到住家附近的牙科診所看診,醫師研判其口內有可能是腫瘤,建議要到大醫院求診,讓段男忐忑不安,所幸經牙科醫師診斷後,發現是高血壓用藥而造成牙齦增生合併牙周病,前後經1年多的持續治療,終於將牙周病治好,讓他心情宛如洗三溫暖一般。
併發牙周病 經1年多治癒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牙科醫師洪繹旻表示,牙齒表面會有牙菌斑的生成,如果沒有正確清潔,隨著時間累積會在牙齒表面形成牙結石,因牙菌斑裡頭有非常多細菌,伴隨牙結石累積會導致牙齦發炎、牙齦浮腫、口腔異味,初期為牙齦炎,當牙齦炎狀況持續,造成牙齒周圍骨頭破壞,即是牙周病的徵兆。
洪繹旻表示,調查發現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約有47%患者牙周病問題嚴重,卻自認沒有口臭或不自覺有牙周病而忽略就醫,而牙周病症狀包括了牙齒鬆動、牙齒位移、咀嚼無力和咀嚼功能下降,甚至會造成牙髓神經發炎,因牙周病的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最好,由牙醫師深層清潔去除致病因子的牙菌斑、牙結石,千萬不要拖到牙齒鬆動才就診,治療後每3至6個月也需定期回診追蹤牙周病的狀況。
洪繹旻強調,許多病患不了解自己牙齒狀況,拖到牙周病問題很嚴重才就醫,此時牙醫師已無力回天,只能進行拔牙與重建。近年因植牙技術進步,讓許多缺牙患者能重新保有咀嚼力,但植牙若沒有定期保養,未來也容易面臨到牙周病相關的問題,導致植體周圍發炎,甚至植體鬆動,因此應培養預防牙周病的正確觀念,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