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鼠蹊部疝氣 腹腔鏡手術除大患

2022/09/20 05:30

簡佑全醫師向病人解釋疝氣發生的位置及原因,並評估後續處置。(照片提供/簡佑全)

文/簡佑全

一名60餘歲男子半年來就覺得鼠蹊部有腫塊,但因COVID-19疫情,畏懼就醫,直到今年過年後因腫塊愈大,常常推不回去且疼痛,患者才到醫院泌尿科求診,醫師評估為鼠蹊部疝氣,有嵌頓的危險,故安排做腹腔鏡修補手術,順利完成治療出院。

若輕忽疝氣嵌頓 會造成腸壞死

醫師提醒,如輕忽疝氣嵌頓,會造成腸壞死,嚴重時會併發腹膜炎,需要手術切除壞死的腸子以保命,屬臨床上的急症,所以不論男女,只要摸到覺得鼠蹊部有不明腫塊,就該儘快就醫診療。

成年人疝氣好發的年紀是中年之後,主要成因是構成腹壁的肌肉或筋膜,因受傷、老化變得比較薄弱。如果同時有下列因素:需要長時間提拿重物、咳嗽、便秘、肥胖、攝護腺肥大排尿不順甚至懷孕等,更容易造成腹內壓的上升。種種因素加在一起,造成肌肉或筋膜裂開使一部分腸子或內臟經過這個裂孔凸出到外面,就形成所謂的疝氣。鼠蹊部疝氣也非男性專利,據統計,有一成的鼠蹊部疝氣是女性。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是出現在鼠蹊部位的腹股溝疝氣,症狀是鼠蹊部位或是睪丸陰囊上方有隆起變大的腫塊,且此腫塊在人躺下休息時就會逐漸消失或是可用手捧回腹部;部分病人會有隱隱作痛的感覺及垂墜感。

腹壁常見疝氣種類及位置圖。(照片提供/簡佑全)

傳統手術傷口大 術後較會疼痛

疝氣修補手術分為傳統開腹與微創腹腔鏡手術,傳統開腹手術約有4-6公分傷口,常見術後疼痛,而微創腹腔鏡全腹膜外疝氣修補術手術,僅需3個1-1.5公分的小傷口,同時人工網膜採用組織膠進行固定而非螺旋釘固定,可減少螺旋釘可能導致的鼠蹊部持續慢性疼痛,甚至是恥骨血管和神經受損等問題。

腹腔鏡術後疼痛較小,一週內可恢復日常生活,但仍建議手術後一週內在家多休息、減少走路;1個月內避免激烈運動、搬重物等腹部會用力的動作,以降低復發率。

(作者為台中台安醫院進化總院泌尿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