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主動脈瓣膜狹窄 9旬翁「開心」改善

2022/06/12 05:30

▲醫師提醒,主動脈狹窄在老年人中很常見,不過,有人是與生俱來就有此問題;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郭志東

93歲的陳伯伯罹患主動脈瓣膜狹窄多年,一直在心臟科追蹤,常常爬樓梯會喘和雙腳水腫。最近陳伯伯在家昏倒兩次,被送至急診後,安排了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陳伯伯的主動脈瓣膜大小比去年變小了許多。心臟科醫師與陳伯伯和他家屬討論後,決定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術後陳伯伯症狀改善,開心回家。

爬樓梯喘雙腳水腫 在家昏厥2次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心臟瓣膜疾病。在臨床上可以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嚴重度取決於病人的主動脈瓣膜受損程度以及能通過瓣膜的血液量。即便如此,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會有相同的症狀或需要相同的治療。

主動脈瓣膜將血液從心臟的左心室輸送到全身最大的動脈—主動脈。如果有任何病灶導致瓣膜狹窄,便會導致沒有足夠的血液流到心臟和身體的其他部位。雖然主動脈狹窄在老年人中很常見,但有人是與生俱來就有此問題。

輕度的主動脈狹窄可能不會被注意到或者出現任何症狀。最常見的早期警訊是在運動時需要比平時付出更多力氣,常常感到疲倦等。

醫師在聽診心臟時會聽到心跳之間的一種不正常的嗖嗖聲,稱為心臟雜音,雜音可以在主動脈瓣膜狹窄症狀出現之前很早就聽見。然而,在一些相對嚴重的主動脈狹窄病例中,有些病人可以沒有任何症狀,這種無症狀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會造成很多病患太晚就醫。

當病況變成中度時,便會出現活動時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胸部疼痛、胸悶、壓迫感、心悸也十分常見。而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瓣膜開口大小可能會從一枚硬幣大小變成一顆鐵釘頭的大小,造成心臟更多的磨損和傷害。

藥物只能減輕症狀 手術才能治本

此時,胸痛、胸悶、活動時呼吸困難,以及昏厥的情況便會更頻繁。此跡象也意味著疾病開始加速惡化,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主動脈狹窄會導致心衰竭,使病人很容易疲勞,呼吸急促,腳踝和雙腳腫脹。同時也會導致心臟不整,甚至是心臟猝死的發生。

由於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心臟結構問題,藥物只能作為症狀減輕的手段,要解決根本問題需要進行瓣膜修復或更換主動脈瓣膜的手術。

中度或輕度病患 需要嚴密追蹤

現時的治療指引建議嚴重病患需要手術處理,而中度或輕度病患則需要嚴密追蹤。提醒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患者,必須每年追蹤疾病嚴重度及臨床症狀的變化,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