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膠囊變形、藥品發霉? 食藥署:先不藥

2025/03/13 21:21

食藥署提醒,出現藥品變色、發霉;膠囊變形、變軟或破裂;澄清藥水變得混濁;藥膏變質、分離或有異味,應該先暫停服用,並諮詢專業藥師建議;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食藥署提醒,出現藥品變色、發霉;膠囊變形、變軟或破裂;澄清藥水變得混濁;藥膏變質、分離或有異味,應該先暫停服用,並諮詢專業藥師建議;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即便是合法取得的藥品,也可能因保存不當、製造品管疏漏、運送過程受損等因素而出現變質。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觀察到家中藥物出現:藥品變色、發霉;膠囊變形、變軟或破裂;澄清藥水變得混濁;藥膏變質、分離或有異味,應該先暫停服用,並諮詢專業藥師建議。

常見的藥物不良品

●藥品變色、發霉:正常藥品應保持固定的顏色與形狀,若發現顏色不均勻,甚至出現斑點或發霉,可能表示藥品已受潮或變質。表面有糖衣包覆的藥錠,受潮後可能會變得黏膩,影響藥效與安全性。

●膠囊變形、變軟或破裂:膠囊藥品通常應保持乾燥且完整,如果發現膠囊變形、變軟,甚至外殼破裂、內容物外漏,可能表示藥品已經受潮或受到污染。

●澄清藥水變得混濁:原本應該清澈的糖漿、眼藥水等液體藥品,若出現混濁、沉澱、結塊或顏色變化,可能表示藥品已變質或受到污染。

●藥膏變質、分離或有異味:外用藥膏、乳膏應該保持均勻的質地。如果發現藥膏出現油水分離、質地變稀或變硬,甚至產生異味,可能表示藥品已經變質。

食藥署提醒,大部分藥品應存放於乾燥陰涼處,避免放置於浴室、廚房或車內等高溫潮濕的環境。藥粉們應定期檢查家中藥品是否有過期或上述變質情形,以保障用藥安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