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發霉水果藏「棒麴毒素」恐致癌 醫點名蘋果、木瓜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拿起蘋果,發現一邊有點爛,削掉就接著吃;或是發現木瓜表皮發霉,卻只是切掉就繼續吃?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肉眼可見的發霉只是「冰山一角」,其實菌絲早深入果肉,即使削掉爛掉的部分,仍會吃下毒素。其中棒麴毒素(patulin)常見於爛掉水果中,如蘋果、梨、葡萄及木瓜等,吃下肚不只傷腸胃,長期食用還可能致癌,提醒食物發霉一定要丟掉,別再繼續吃。
肉眼可見的發霉 只是「冰山一角」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表示,黴菌不只是表面長毛那麼簡單,以最常見的青黴菌(Penicillium)為例,肉眼可見的霉斑只是「冰山一角」,其實菌絲早就深入果肉深處,即使削掉爛掉的部分,黴菌產生的「毒素」早已擴散到整顆水果裡,吃下去等於把看不見的毒素吞進肚子。
張家銘進一步說明,「水果發霉」的背後,其實是黴菌和細菌的「聯合軍團」在作怪。青黴菌、麴黴菌、毛黴菌、交鏈孢黴菌,這些聽起來陌生的名字,幾乎天天潛伏在我們家裡的水果盤裡。其中青黴菌是最常見的「元兇」,除了棒麴毒素,它還會產生赭麴黴毒素等對腎臟有害的物質;麴黴菌更臭名昭著,它會釋放黃麴毒素,是公認的強烈致癌物質,長期攝取與肝癌高度相關;毛黴菌則會引發免疫力低下者的肺部感染,嚴重甚至致命。
棒麴毒素傷腸胃 還可能致癌
至於近期引發討論的發霉木瓜中,更是藏有棒麴毒素的主角之一。張家銘解釋,其為1種廣泛存在於爛掉水果中的毒素,特別愛出現在日常最常吃的蘋果、梨、葡萄及木瓜,該毒素不只是讓水果變質,它對人體的傷害更令人擔憂。
張家銘提及,據研究顯示,它耐高溫,煮果醬、打成果汁也不一定能把毒素去掉,毒素會損害腸胃道,造成噁心、嘔吐、腹痛等不適,若是長期攝取,甚至可能對神經系統、腎臟產生毒害,還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因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其歸於第3類致癌物。
發霉別吃 4招避開黴菌水果陷阱
既然黴菌這麼毒,水果又是我們天天吃的,到底該怎麼辦?張家銘指出,首先,最關鍵的1點便是「水果發霉,整顆丟掉!」不要削掉爛的部分繼續吃;其次,選水果要挑完整無損傷者。水果表面有傷口,黴菌最容易趁虛而入,千萬別貪便宜買一堆,結果吃不完放到發霉。
張家銘進一步建議,保存時,水果要乾爽、通風,尤其像木瓜、葡萄等水分多的水果,更容易發霉,最好別悶著放;最後1點,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冰箱不是萬能防腐神器」,冰箱雖然能延緩腐壞,但如果水果已經有霉菌,低溫只是讓它慢一點擴散,毒素還是會存在,因此若發現發霉時,千萬別僥倖,一定要整顆丟掉!
一口發霉水果,可能就是「慢性中毒」的開始。張家銘提醒,黴菌毒素看不見,卻一步步侵蝕我們的健康,每一顆水果,都可能是身體的入口。一念之間的「節省」,如果換來腸胃不適、腎臟受損,甚至癌症風險,真的不值得。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