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脹氣、食慾不振? 「砂仁」藥食同源可行氣解濕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薑科植物種類繁多,多做香料使用,中醫師褚衍強在臉書專頁「中醫安心講堂 褚衍強中醫師」發文分享,其分屬名稱不盡相同,一部份屬豆蔻,另一部份為草果;接著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生薑、老薑、薑黃等香料!其中,藥食同源的「砂仁」,對於脹氣、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孕吐、消化不良、排便黏膩,都有行氣解濕的功效。
褚衍強指出,《神農本草經》記載,砂仁氣味辛澀溫無毒。主虛勞,冷瀉、宿食不消、赤白洩痢、腹中虛痛、下氣。作用於人體的胃、腎、脾,由於具有揮發特性,因此在行氣調味,和胃醒脾有著獨特效力;常與厚朴、枳實、陳皮等藥物,配伍增加療效,也常被用於治療胸脘脹滿、腹脹食少等病症。
在中醫的觀點中,濕為6大外感邪氣之一,其性屬陰,故重濁黏滯。臟腑經絡皆可為濕所病,陰濕之邪,最易阻滯脾陽,導致腸胃運化出現問題。當脾為濕困,則水穀運化失常,導致肚腹脹滿、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大便黏膩軟爛、舌苔厚膩、疲倦勞累等。
褚衍強表示,《類證治裁》也提到「濕蒸於上,則頭脹如蒙;濕感於下,則附腫攻注;在經絡,則痹痰重著;在臟腑,則嘔惡腫脹,小水赤澀。」因此,對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之證,砂仁辛散溫通,善於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也是臨床中的常用藥物之一。若無砂仁,在行氣化濕方面,可用木香或白豆蔻替代;在理氣化濕的部分,則可使用厚朴化裁。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