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大便飄浮身體警訊! 醫:有「這些情況」快就醫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排便完別急著沖水,檢查一下型態,如果發現便便會飄浮,小心恐是身體警訊!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表示,正常健康的糞便,通常可沉入馬桶底,若大便飄浮在馬桶水上,可能代表含有過多氣體或油脂,這時只要調整飲食,1至2天內就能改善。若發現排出飄浮糞便超過2週,糞便有油膩、伴隨惡臭或顏色呈灰白色,則有可能是腸道菌感染,或是肝、膽、胰臟疾病所引起,應儘早就醫。
陳威佑在臉書專頁「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指出,大便的「浮沉」主要是飲食改變了糞便的組成,跟糞便的大小無直接關係。正常健康的糞便,有7至8成是水分,2至3成是食物殘渣與腸道細菌組成。因此,糞便的密度會大於水,往往可沉入馬桶底。若大便飄浮在馬桶水上,可能代表以下2種情形:
過多氣體
糞便含有較多氣體時,密度就會低於水,使糞便飄浮在水中,這些氣體通常來自於膳食纖維,由於膳食纖維在消化過程中,易產生較多氣體,因此經常食用高纖食物、素食者較容易發生此情形。此外,麩質及乳糖不耐症的人,若攝取含有麩質或乳糖的食物,也會因為腸道無法充分消化、吸收這些成分,易使糞便含有過多氣體而飄起來。
除了飲食之外,某些腸道疾病也可能導致糞便氣體過多。刊登在《歐洲胃腸病學和肝髒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若患有大腸激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也可能因腸道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造成糞便氣體過多。因此,若調整了飲食後,仍排出飄浮糞便,建議要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過多油脂
有些人的糞便不僅鬆散地浮在水上,還浮著一層油。此種情況則代表糞便含有過多油脂。糞便油脂量過高,除吃太油引起外,更要留意,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與吸收功能出現了問題。當我們攝取脂肪後,脂肪會藉由乳糜化過程,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甘油及三酸甘油脂,再提供人體使用。若有胰腺疾病、乳糜瀉及腸道菌感染的情形,就可能影響脂肪的消化與吸收,導致脂肪隨著糞便排出,並飄浮起來。
出現飄浮糞便別緊張 3招應對
陳威佑提到,糞便的浮沉主要跟飲食、消化吸收功能息息相關。若排出了飄浮的糞便,先別太緊張,建議可以這麼做:
●先觀察當天吃了什麼:檢視當天有沒有攝取比較多的纖維質,或是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十字花科蔬菜、奶製品、麵包、油炸類食物及氣泡水。
●暫時調整飲食內容:平時可留意自己吃了哪些食物,肚子會易脹氣,短時間內先減少攝取這些食物,也觀察是否還會排出飄浮糞便。
●視情況就醫檢查:正常情況下,只要調整飲食,1至2天內就能改善糞便浮沉狀況。但若發現自己排出飄浮糞便超過2週,糞便有油膩、伴隨惡臭或顏色改變(呈現灰白色),則有可能是腸道菌感染、消化道疾病、或是肝、膽、胰臟疾病所引起,應儘早就醫檢查與治療。
最後,陳威佑補充,健康正常的糞便通常會呈現橢圓形、咖啡色、軟硬適中,且可沉入馬桶底。當然糞便難以天天都如此完美,但仍可將健康糞便做為長期目標,時時刻刻觀察糞便狀態,來調整飲食與日常作息,就能遠離許多腸道疾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