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大腸水療」不能治便秘! 醫揭原因:恐還有副作用

2023/07/06 17:33

醫師提到,大腸水療不僅不能治便秘,若沒有釐清原因就貿然做,還可能造成不良的副作用;圖為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腸水療又俗稱洗腸,水療時可直接看到糞便隨著水流出體外,因此,不少民眾深信可藉此解便秘,但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表示,事實上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大腸水療不僅不能治便秘,若沒有釐清原因就貿然做,還可能造成不良的副作用。此外,他強調,腸道本身就有清潔的功能,因此多數民眾不需做大腸水療,平時只要多攝取纖維、增加飲水量,糞便都會隨著腸道蠕動自然排出。

陳威佑在臉書專頁「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發文指出,大腸水療又俗稱洗腸,透過細長的管子進入直腸,使用與接近人體的溫水,沖洗大腸,藉此刺激腸道蠕動,順利排出糞便。大腸水療看似合理,但以臨床角度來看,風險可能大於正面效果。

那大腸水療到底不能幫助排毒及保養腸道?陳威佑解釋,大腸水療的行為,最早可以追朔至古埃及。當時人們認為體內的排泄物充滿毒素,若不儘快排出、堆積過久,就會讓身體腐朽、死亡。而此種觀念一直延續到1900年代,有學者提出了自體中毒的說法,認為結腸中的細菌會跑到身體其他器官,引起中毒、疾病,因此當時歐美地區也掀起做大腸水療的熱潮。

但陳威佑提到,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種說法已被推翻。腸道的黏膜是由水、黏液素、球狀蛋白質、脂質及DNA等物質組成。腸道黏膜可做為物理屏障,減少分子滲透、病毒侵入、腸內菌移位,就像是鞏固腸道健康的城牆。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腸道細菌移位,導致自體中毒的情形發生。

這4種人 應避免大腸水療

陳威佑提醒,若患有腸漏症、慢性腸道發炎、免疫性腸炎(克隆氏症)、近期內腸胃動過手術的人,可能因為腸道黏膜受損,不建議做大腸水療,以免加重發炎、增加感染風險。建議以改善腸道黏膜健康為優先目標,接受醫師的藥物或手術治療,並調整日常作息。

醫師提醒,若患有腸漏症、慢性腸道發炎、免疫性腸炎(克隆氏症)、近期內腸胃動過手術的人,可能因為腸道黏膜受損,不建議做大腸水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大腸水療不能治便秘

陳威佑強調,大腸水療不能治便秘,很多人說做大腸水療時,可以直接看到糞便隨著水流出體外,因此深信水療可以解便秘,事實上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便秘不只是飲食習慣不良引起,也可能跟情緒變化、藥物副作用、腸道感染或腫瘤相關。若沒有釐清原因就貿然做大腸水療,日後還是可能會便秘,並造成不良的副作用。

此外,陳威佑整理多項研究指出,大腸水療會將直腸附近的固體糞便分解成細小的糞便,或讓糞便形成懸浮液體,反而增加細菌、毒素進入體內循環的機會。此外,做完大腸水療後可能會有腹脹、胃痛、腹瀉、噁心及脫水等副作用,並增加腸穿孔的風險。因此,目前沒有任何文獻證實大腸水療可改善便秘。

陳威佑提醒,絕大多數民眾,不需要做大腸水療,腸道本身就有清潔的功能,平時只要多攝取纖維、增加飲水量,無需刻意清洗結腸,糞便都會隨著腸道蠕動自然排出。若你經常飽受便秘之苦,建議先至大腸直腸外科做檢查,釐清便秘的原因後再進行治療,才能安心、有效改善便秘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