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自律神經失調渾身不對勁! 中醫調理助緩解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偏偏晚上又失眠導致白天精神疲乏。對此,中醫師表示,這可能為自律性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分佈在全身器官,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兩個系統,在正常的情況下應為平衡狀態,若失衡就會產生精神焦慮、記憶力降低等症狀,建議可進行中醫治療,使用清熱藥及寧心安神藥,能緩解症狀。
竹北雅丰唯心中醫診所中醫師陳盈光在臉書粉專「雅丰唯心中醫診所」發文指出,交感神經就像踩油門,提高人的警醒度,協助對抗壓力,而副交感神經則負責踩剎車,讓人能夠放鬆休養生息,在正常的情況下,兩個系統會保持微妙的平衡;不過當長期壓力過大、睡眠不足、運動不夠時,這兩者就會失去平衡,無法互相調節,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焦慮不安、胸悶、頭痛 為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而自律神經失調會有哪些症狀?陳盈光提到,睡眠作息會紊亂,白天時昏沉疲憊,晚上精神緊繃清醒、精神易焦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降低、感到噁心易腹脹、經常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還會頭痛、偏頭痛及頻尿、排尿困難或便祕、腹瀉。
陳盈光說,在臨床上來看,患者通常分為「虛熱」或「實熱」,可使用清熱藥及寧心安神藥來減輕症狀,比如:
●針對滋養補虛:以黨參、麥門冬、百合等具有養心安神效果的藥方為主。
●針對較嚴重的心神不寧:以龍骨、牡蠣、磁石等重症安神藥為主。
●針對心神不寧:如柏子仁、酸棗仁、茯神、遠志、合歡皮、夜交藤等藥方,對於心煩失眠、心悸多夢、健忘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在進行中醫療程同時,陳盈光建議盡量維持日常作息,若白天感到疲憊,可在中午小睡,舒緩壓力與疲勞,因擁有正常的睡眠品質,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