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化療致腹瀉、便秘、血便? 中醫:中藥調理有助改善

2022/05/14 18:29

中醫師表示,若患者已有血虛氣虛的症狀時,亦可於清熱中搭配養血補血的藥物合用,也可使患者獲得較好的改善;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癌症化療患者因化療時出現噁心嘔吐、持續性口瘡、時而腹瀉時而便秘甚至有血便的症狀;中醫師表示,透過中醫藥的調理可有效改善化療的副作用。

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褚衍強透過臉書粉專「中醫安心講堂 褚衍強中醫師」發文指出,排便出血是化療中患者擔心,也是較難處理的一部分。事實上,在門診中聽到排便有血是很常見的症狀,若想釐清治療的方式時,首先需區分部位與出血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包含食道、胃、十二指腸、膽道以及前段小腸的疾病造成之出血,因血液跟胃酸作用,有時黑便會呈現類同柏油的外觀,並帶有惡臭味,但如果大量出血,也有可能看到比較偏紅的血便。此外,如果患者有服用鐵劑,流鼻血,或有食用雞血、豬血、鴨血等情形,也可能會有黑便的發生。

●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則包含後段小腸、大腸、直腸、肛門疾病所造成的出血。臨床上較容易直接看到血塊,大便混著血液,解完便後肛門滴血,或擦屁股的衛生紙上有血漬等。此外,大便流血也可能是因為大腸發炎或其他原因,例如:大腸憩室出血、大腸息肉、腫瘤、炎性腸症、缺血性腸炎所導致。

褚衍強表示,化療後便血有2項關鍵因子,就是血小板與腸粘膜。依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顯示,化療增加瘀傷和出血具體的原因,是因為所涉及的藥物會降低血小板的數量。

褚衍強進一步說,血小板是幫助血液凝結的細胞。當血小板數量過低時,就很容易造成瘀傷或出血。另一方面,部分化療藥物也會造成胃腸粘膜的破壞,當腸道粘膜過薄時,也容易在排便時發現出血的狀況。

對於化療出血、粘膜受損這一類的狀況,褚衍強指出,中醫師一般採用扶正固本、清熱解毒、滋陰養血等3項原則。而對於化療後腸胃道黏膜損傷、皮膚乾枯、以及出血潮熱,褚衍強認為,這些狀況多屬血熱衰耗,胃脘枯槁的狀況。因此在治療上習慣先用牡丹皮、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枇杷葉等藥物滋陰清熱為先,而後才開始以健脾和胃的木香、砂仁、陳皮、茯苓、黨參為輔;有時亦可酌加焦三仙、雞內金助脾運化。

褚衍強提醒,在中藥調理幾次後,便血的狀況已逐漸下降,腸胃與作息亦日漸改善,希望可以幫助更多類似的患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