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明:食安不能光靠檢驗把關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昨語重心長地說,食安不能光靠檢驗,而且「滅頂」活動須看消費者的認知和持續性。(記者謝佳君攝)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義美公司總經理高志明昨日舉辦新書發表會,面對媒體詢問頂新一審獲判無罪及「滅頂」運動,他認為,各地法院標準不同,而且抵制頂新得看消費者的認知和持續性,若單靠檢驗判定食物能否吃,「這是人類最大的悲哀,也可能是將近滅亡前的徵兆」。
昨天新書發表會邀集不同黨派人士出席,簽名支持檢討、修訂食安法規。高志明表示,從一九七九年多氯聯苯毒油事件至今,判決都應在公平、可被信任的基礎上有相同標準,但目前各地法院有不同標準,有賴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政府應協助輔導小廠商
高志明說,除了大型企業應設置實驗室,還必須從陽光、空氣、水及土壤著手,全面教育輔導,才能真正解決、落實食安。義美實驗室已開始從已知的檢測項目朝未知的在做,因為未知的毒性物質種類遠超過已知的種類,尤其地球污染嚴重,很多污染物都可在食物中被找到,應重新檢視標準。義美也開始做環境控制數據,像是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超標,這些物質最後降到土壤,仍會影響農產品。
高志明說,小型食品供應廠根本承受不起兩、三百個客戶的稽核、查廠,呼籲政府由具公信力的單位去檢視、稽核、認證這些小廠,再將結果通知底下客戶,減低微型生產者的壓力。
不過他認為,多年經驗下來,檢驗不是唯一把關方法,因為這只是從大量產品中抽少數去做,無法靠檢驗數據判定產品優劣,「人類如果都是靠檢驗才能決定什麼食品能夠吃,我想這是人類最大的悲哀,也可能是將近滅亡前的徵兆」。
高志明也說,現在許多食材原料都是跨國而來,且各國都有回收油的問題,因此需要跨國合作,了解油的去處及原料來源,否則只要高科技的精煉技術就可使結果符合標準。此外,食安法也應修改,由農委會、衛福部及環保署共同負責,壓力全都在食藥署,不妥也不太公平。
至於一連串「滅頂」活動,高志明認為得看消費者認知與持續性,因為過去很多例子是一段時間後,效果就會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