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縮水25萬平方公尺 監院:中國盜砂是主因
監察院最新調查報告指出,金門總面積退縮二十五萬六六三一平方公尺,中國抽砂船違法越界是重要因素。圖為被金門海巡署查獲的中國違法越界抽砂船。(資料照)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國抽砂船違法越界,盜取我國海域海砂情形嚴重,更是金門海岸線面積退縮的重要因素。
根據監察院最新完成的調查報告指出,經金門縣政府以九十六至一○一年度正射影像圖套疊比對,總面積共退縮二十五萬六六三一平方公尺;監院認為,中國抽砂船長期抽取海砂行為應為金門海岸侵蝕及生態變遷的重要因素,內政部應與相關機關充分合作,建立海岸地區基本資料庫,並投入必要資源,使這類研究更加信而有徵。
監委劉德勳、仉桂美針對中國抽砂船長期越界盜取金門海砂,造成當地生態遭受破壞,影響航道安全,海岸線倒退國土流失情形進行調查,並且分別約詢內政部、海巡署、金門縣政府等單位,以了解政府查緝作為是否得當及有無缺失,調查報告完成後已在上週公布。
監委履勘 目睹中國抽砂船遊走中線
監委在調查報告特別指出,調查監委在今年一月五日於金門古寧頭實地履勘時,就親眼目睹中國抽砂船遊走於金、廈海域中線情形。
縣府認為氣候變遷、海岸開發也有關
調查報告指出,金門縣海岸退縮二十五萬餘平方公尺,對於退縮原因,縣府表示除與中國大陸抽砂船大量盜抽海砂有關外,亦可能與氣候變遷、海岸開發等因素相關;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水利署的監測調查顯示,金門海岸部分地方有侵蝕現象,部分則為淤積,大部分均呈現侵淤互現。
調查報告指出,金管處、水利署與金門縣政府認為,導致金門海岸侵蝕雖有其他可能原因,然中國大陸抽砂船大量抽取海砂應為主要因素,文昌魚、中華白海豚及石蚵養殖等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如是,都應持續進行監測及深入研究。
報告表示,目前僅能確定中國大陸抽砂船有越界大量盜抽金門海域海砂的事實,並應為導致金門海岸侵蝕及生態破壞的主要因素,但尚無中國船舶盜抽海砂的確切抽取數量,也無實際證據及相關研究足以證實;因此,中國大陸抽砂船長期大量抽取海砂的違法行為對金門海岸地景及生態環境確切影響程度,應由主管機關持續深入研究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