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張鳥籠會 黑衣人暴力圍事
台聯青年軍抗議「夏張會」。(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彭顯鈞/特稿
「夏張會」落幕,達成一連串「沒有共識的共識」,就像當年的「九二共識」。從馬政府的聲聲呼喚,足見兩岸官方間的分歧與鴻溝,依然無法透過檯面上的行禮如儀,取得實質的進展與跨越。
然而,張志軍選擇只到全台灣對中國相對最友善的金門,進行形同「鳥籠中的參訪」,為的就是避免任何抗議衝突場面;夏、張等於是「鳥籠中相會」,層層嚴密的警力,顯得相當突兀多餘。
在金門,台聯的抗議相當弱勢,幾乎得不到當地民眾的認同。結果竟在光天化日、層層嚴密警力護衛之下,當眾被「黑衣人」痛毆致傷,公然的暴力與濺血,已經不只是集體暴力犯罪的問題。
就在張志軍踏上金門的時刻,此事凸顯台灣社會面對「不同意見」,竟又退化回到「中國式的暴力鎮壓」,用「敵我二元對立」做為劃分,凶狠無情對待「敵人」,這是「親中勢力」接受中國操控?還是刻意做給張志軍看?
馬政府不斷吹噓七年來兩岸關係種種成果,相對於中國逕自劃設M503航路的事前毫不商量、台灣加入「亞投行」的熱臉貼冷屁股,兩岸關係的好壞,形成強烈的對比。
張志軍只想好好把戲碼演完,姿態的高低,馬政府的官員「冷暖自知」。夏立言語重心長的喊話,只是更加印證凸顯兩岸官方之間存在的明顯分歧與鴻溝。
會談的共識結論,雙方各說各話,事務性的「中轉」、「互設」依然停留在「繞口令」階段,何時能夠實施,就是一點都不具體。
中方這次不隱藏對「台灣方面」的要求,包括希望台灣積極落實「便利兩岸同胞往來」、「台灣開放雙向投資」、「擴大學歷承認」等;明知馬政府給不了,中方卻仍直接提出要求,究竟用意何在?頗值得玩味。
在暴力濺血之中,張志軍這次也不忘照例宣達中國的一貫政治立場。中國顯然不了解,「中國式的威嚇場景」,只會讓台灣人民更加望之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