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廉委馬以工:BOT案應有定期檢討機制
前監察委員、準北市廉政委員馬以工。(記者陳志曲攝)
〔記者涂鉅旻、郭安家/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因對遠雄大巨蛋BOT案、美河市聯開案、松山文創園區BOT案頗有意見,前監察委員、準北市廉政委員馬以工昨建議,BOT案應比照都市計畫,訂出定期檢討機制,因為BOT案一簽就是五十年,不僅期間產業更迭變化大,地價波動也大,可能因此產生弊端。
仿效都市計畫 制度化檢討
馬以工指出,都市計畫發布後,每五年都會通盤檢討一次,因此一簽就是五十年的BOT案也應定期檢討,並將多久檢討一次、檢討範疇全制度化。除可減少弊端外,馬以工說,也因五十年間變化很大,假設哪一天3C產業沒人要,大家都已改做其他領域,北市府也可透過機制,讓場館轉做其他用途。
柯文哲日前和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在市府約見,決定大巨蛋BOT案「重新議約」。馬以工說,如果BOT案定期檢討機制未制度化,「說不定四年後陳長文選上市長,就可以把遠雄找來,還說你前面可以改變,為什麼我不可以。」
另外,馬以工是目前北市廉政委員會中,唯一有監察委員經歷者。談起廉政委員會,馬以工笑說,「廉政會架構到底怎樣,我都不知道」,但她當場指出,廉政委員會無強制調查權,只是「內控」單位,恐是其「瓶頸」。在監察院查案調資料都調得出來,但調卷、約詢,也只能解決一小部分的事情。
馬以工笑說,「廉政會的架構到底怎麼弄?我不知道,但可能要複雜一點,還要有很多污點證人」;而且如果沒有「強制權」,未來依然會遇瓶頸,因為監察院要約詢已退休的公務人員,也是有人不來,「更何況你(市府)連調查權都沒有」。
不過,這不代表廉政委員會沒有功能。馬以工當場拿紙筆,畫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為「司法」,第二象限為「輿論」,第三象限為「內控」,第四象限為「監察」。她解釋,「內控」如徹底落實,是可以很自由的,因如查出缺失,只要資訊正確,可訴諸輿論,也可移送司法或懲戒解決。
因此,馬以工說,只要釐清案件確切證據,並提供正確資訊給其他三個「外控」機制,還是可以發揮廉政委員會功能,廉政委員會應掌握此精神。柯文哲提倡的「公開透明」,也有助於內控機制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