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天文館︰全球都未預測到隕石爆炸

2013/02/16 06:00

〔記者曾鴻儒、陳慰慈/台北報導〕中央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指出,昨天掉落在俄羅斯的確定是隕石,不是「流星雨」,因為掉落的只有一顆,而且是岩石。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研究組助理研究員張桂蘭表示,台灣過去或許也曾發生過類似俄羅斯隕石撞擊事件,雖然目前台灣歷史文獻上並無記載,但不代表沒發生過,未來當然也有發生的可能。

台灣歷史文獻 無隕石事件

鄭振豐指出,彗星的組成成分是冰雪球,也就是水汽,流星則是彗星殘留下的塵埃粒子,在通過大氣層時因為摩擦產生光影,成為人們看到的流星。但隕石則不同,隕石多數是小行星所造成,構造上是岩石,一旦掉落地球上,難免造成或大或小的傷害。

鄭振豐表示,太陽系中有無數的行星,較大的行星,人類都有觀測紀錄,大致可以判斷何時可能對地球造成影響,但更多的是沒有觀測資料,較小的行星何時會掉落地球?事先根本無法防範,昨天掉落俄羅斯的隕石,其實不算大,就因為事先無法防範,還是造成意外。張桂蘭也說,墜落在俄羅斯烏拉山區的隕石造成九百多人受傷,完全屬突發事件,就連全球監測網事前也都沒監測到。

張桂蘭強調,隕石墜落地球其實是常見現象,平均三、五年就會發生一次,不過因為地球有七十%是海洋,先前可能大多墜落在海裡而沒被發現,這次墜落俄羅斯的隕石,尚未進入大氣層燃燒分裂前,推估原始大小為一至兩公尺的小小行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