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陳述意見vs.謾罵 卑屈vs.有守有為

教育部長蔣偉寧(中)三日針對教育部發文要求各大學「多加瞭解及關心」參與反媒體巨獸活動學生,到立院專案報告,休息時和出席學生溝通。(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教育部長蔣偉寧(中)三日針對教育部發文要求各大學「多加瞭解及關心」參與反媒體巨獸活動學生,到立院專案報告,休息時和出席學生溝通。(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2012/12/06 06:00

記者林曉雲/新聞幕後

一場在立院有關政府發文「關切」反媒體壟斷社會運動引發爭議的討論互動,卻在被部分媒體放大扭曲成「學生罵部長」後,甚至戴上了「文革」帽子,模糊了事件焦點,形塑「學生無禮、部長無能」的印象,讓學生和部長都受傷,但這不是事實全貌,更非當天學生和部長互動的真相。

當天有兩個場景,一是議事進行中,部長和學生、教授各自應立委要求上備詢台說明,都是答詢,彼此未有問答互動。以記者當天在現場觀察,學生陳為廷上台後是「激動地提出控訴」,但指控的每一項都有理由,諸如教育商品化、發函造成學生家長恐懼等;部長當時在座位上原是背對學生,而後才轉身聆聽發言,並非所謂接受質詢。

另一場景則是在休息時間,部長主動走到學生座位處與學生溝通說話,剛開始只有台大洪崇晏和林彥瑜,陳為廷和林飛帆是經媒體提醒才加入對話。洪崇晏坐在桌子上,是因為他身高一百九十公分,在不能擋住周圍立委、教授及媒體的情況下,只能坐在桌緣;不在現場的眾判官,「看圖說故事」判了他「不禮貌」的罪狀。

至於部長蔣偉寧當天在立院備詢,更非外界誤解的以「雙手合十」顯示卑屈,他的答詢有為有守。當立委罵他是中央大學及史丹佛大學之恥,他立刻反駁立委質詢不當,「立委不代表學校」,無權作人身攻擊。

面對學生指控時,大學教授、校長出身的蔣偉寧選擇不為自己辯解,而是在休息時間主動找學生溝通,就事論事,展現出為人師表的格局風範,雙手「合十」是蔣偉寧的習慣性動作,無關卑屈。

發電子郵件的是教育部訓委會主任,蔣偉寧事後才知道,但決定概括承受;在立院則是主動向學生方向說了兩次「對不起」,他拒絕向立委或在電子媒體前「道歉」,可以顯見他對學生受到衝擊是感同身受,而非配合作秀。

陳為廷表達方式或可檢討,卻被放大批判,可惜了蔣部長有為有守及這場師生互動,被污名成「被學生罵的弱勢部長」,官方介入社運的民主爭議及反媒體壟斷的重大議題更因此失焦,而部長公開支持學生反媒體壟斷的訴求、台灣言論應多元的發言,也因此被刻意忽略。

台灣社會要更成熟進步,還有一段路要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