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 扁:積極管理 有效開放
新思維:降低開放的風險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昨天是九十五年開春第一天,陳水扁總統在元旦講話中首度提出兩岸經貿新主軸,表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將是未來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新作為。總統強調,政府必須「積極」負起「管理」責任,才能「有效」降低「開放」風險。
陳總統昨天上午在總統府主持中華民國九十五年開國紀念典禮暨元旦團拜,發表「民主台灣、生生不息」元旦祝詞,修正了原本主張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
對於台灣整體經濟情勢,總統表示,全球化浪潮中,產業外移、製造鏈分段外包已成為工業化國家普遍的現象。根據政府的最新統計,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比率已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約有百分之九十集中在中國。
他說,台灣部份產業競相前往中國設廠模式是否可長期維繫?是否符合「藍海策略」,顯然不無疑問,但已對台灣帶來結構性失業、薪資水準調升不易等沈重壓力。
他指出,依據二○○一年經發會共識,政府過去幾年在兩岸經貿政策上一直秉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基本原則。開放或管理的目的都是為台灣整體利益,而非中國壓力或個別廠商私利,外界不應將複雜的兩岸經貿政策,簡化為「開放」或「緊縮」籠統二分法,或心中只有「積極開放」,而忽略更重要的「有效管理」。
執政者 不能討好或取巧
他表示,執政者必須著眼於國家長遠發展,為可以預見的風險把關,扮演經濟安全守門人,不能討好或取巧。因此,「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將是未來兩岸經貿政策的新思維、新作為。
經濟命脈 不能鎖在中國
他表示,因應國際激烈競爭,唯有落實「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經濟發展策略,不能對中國市場視而不見,但也不能把中國視為全部市場或最後市場。全球化絕對不等於「中國化」,台灣不可能「鎖國」,但是也不能把經濟命脈和所有籌碼都「鎖在中國」。
總統也說,為確保永續發展競爭力,台灣要走向高附加價值知識經濟,必須儘速落實各項攸關經濟體質改革措施,協助產業成功轉型升級,循序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有效因應中國磁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