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柯反柯拉鋸 纏鬥到最後
支持者湧入柯文哲總部開票晚會,關注開票結果。(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陳曉宜/特稿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選情膠著,柯得票數從四年前的八十五萬多票,如今大降,再次印證柯領導統御的根本問題,凸顯柯四年執政依然沒有擄獲市府八萬軍心。丁守中的中規中矩、姚文智的漸入佳境,柯對各項議題的立場搖擺、態度模糊,都讓柯重操四年前主打的「金錢政治」、「藍綠惡鬥」招數失效。這場選舉結果,不是丁守中厲害,而是「反柯力量」的展現。
外界分析,小野事件讓藍綠歸隊,導致柯選情緊繃,但從台北市民四年前給柯八十五萬多票,高於二○一二年和二○一六年兩次總統大選民進黨得票數,顯示柯的票源包含部分非綠選票,連勝文四年前獲六十萬選票,低於二○一二年國民黨總統得票數,卻高於二○一六年總統得票數,顯示台北市的藍綠意識形態並非如想像中的一成不變,台北市中間選民左右大局,台北市民的高度自主意識,看的是候選人的特質與議題觀點。
丁、姚二人的個人特質與議題爆發力都不強,導致台北市民在投票的選擇上只有「挺柯」與「反柯」兩個選項,反柯者又以當選機率高的丁守中為選項,讓丁多了不少不勞而獲的選票。
韓國瑜的韓流外溢效應,也補足丁的最大弱區,打下柯所擁有的網路聲量最大優勢,小野事件讓高度重疊的柯粉與韓粉決定「喜新厭舊」,網路義勇軍轉向,是柯選情膠著的主要關鍵。
柯當政四年,身邊有能力的親信除了蔡壁如,沒有第二個人,導致競選總幹事等要職找不到適合的統帥與操盤手,整年只捧紅了一位「學姊」,輸了是競選團隊太弱,做不好是市府官僚文化改變不了。正如前交通部長賀陳旦所言,柯的致命傷,就是空有理想,沒有團隊執行。
其實,柯四年來以實質政策綁樁已具成效,今年五月將歷任市長無法達成的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整宅拆除,以「產權坪換室內坪」大放利多,成為台北市公辦都更首案,所以中山、大同選區柯贏丁三.一七%;七月上路的「南港產業特定專區」,讓工業區老舊聚落免回饋即可續作住宅使用,地主大獲利,內湖、南港選區柯也贏丁近四%。未來斯文里一、二期、蘭州國宅、南機場整宅都將比照「產權坪換室內坪」公辦都更辦理,三十三處捷運站周邊,可享十%至卅%容積獎勵,柯利用市政資源,在各行各業逐步組織挺柯群體,都具強大催票力量。
但四年來,柯貶抑民意代表的存在、漠視民進黨曾經的支持、對監督市政媒體的不友善、對抗議者的嗤之以鼻,都讓這股「反柯力量」成為柯文哲選情陷入膠著的最大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