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給獎勵換加薪 工商界:非永久之計
蔡總統表示,若企業提供的薪資結構有利於年輕人,政府可給予津貼或參與政府標案時的獎勵。(資料照)
〔記者羅倩宜、陳鈺馥/台北報導〕蔡總統昨受訪提及,若企業提供的薪資結構有利於年輕人,政府可給予津貼或參與政府標案時的獎勵。對此,工商界直言,這比較像選前言論、不算健全政策,也不是永久之計,更不是任何先進國家該做的事。
把經濟的餅做大 勞工待遇自然提高
工業總會表示,把經濟的餅做大,人均GDP到達三萬美元,勞工待遇自然會提高;中小企業總會指出,政府可考慮降低法定勞動成本,企業較有加薪誘因;商業總會坦言,說得簡單、做起來難,不管從稅、標案或津貼著手,都只適用少數特定企業,並不恰當。
工總常務理事何語表示,工總一向鼓勵有賺錢企業要幫員工加薪,但現在很多企業利潤都不高,政府給予企業誘因交換青年加薪,並非長久之計;台灣基本工資占人均GDP比重約四十%,符合先進國家四十%至六十%的範圍,沒辦法達到更高比例,是因在「邁向高薪時遇到了陷阱」;主因有五:一是國內外投資太低、二是產業外移太嚴重、三是內需市場太小、四是產業結構轉型困難(如商品服務及金融服務業的科技化程度落後)、五則是產業結構不同及中小企業占大多數。
工總指出,台灣的中小企業有一四○萬家,如果都要用基本工資三萬元,恐怕要倒掉三分之一,不然就是物價要拉高,否則中小企業主無法負擔;「上市櫃公司足以負擔大幅度加薪,但畢竟才幾千家,我們的產業結構與其他國家不一樣。」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認為,總統有這樣的構想很好,不過最好有具體做法;很多中小企業在回饋勞工時,寧願發獎金也不願加薪,因為對雇主來說,加薪最大負擔就是高達兩成以上的法定勞動成本(勞保、健保、勞退等),「先考慮予以降低,比較有加薪誘因。」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指出,不論是稅的減免、提供標案或加權點數,執行上都有難度;例如只有少數企業在接政府標案,無法普遍適用;「我認為這些都是枝微末節,真正要公平提高青年薪資,必須提振投資信心,改善整體經濟才對。」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指出,有關具體的政策內容或做法,須等到政院未來邀集相關部會開會研議處理後,才能對外公布;目前各部會尚在研究階段,但總統相當重視青年低薪問題,政院務必將方案研議周全後,儘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