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海外曝險 中國大減2200億
我國金控業之整體曝險狀況比較
對中港降幅多 良性發展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我國整體金控集團對海外曝險,在前六大曝險國中,對美國曝險大增近五千億元,對英法日也呈現增加,但中國卻大減二千二百多億元,減少金額居各國之首;學者認為,相較先進國家,中國市場金融健全度低,基於風險考量,這樣的趨勢是良性發展。
國內金控集團目前共十六家,旗下子公司相當多樣化,包括銀行、產壽險、租賃、證券、投信和創投等;至於從事海外曝險,以銀行、壽險與租賃為主。
所謂的「曝險」,包括三大項目業務,分別為放款、投資及金融同業拆借。
根據金管會統計,二○一七年第一季我國金控產業海外曝險金額為十三兆四千多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兆二千多億元、成長幅度為十%。前六大曝險國依序為:美國、中國、英國、香港、法國及日本;原本英國曝險在去年首季是第四名,今年第一季把香港擠下成為第三。
與去年首季比較,包括美、英、法、日這四個國家曝險都是增加,成長幅度依序為十四%、三十二%、三十七%、十一%;但對中國與香港雙雙呈現衰退,跌幅分別為九%與五%。
美增最多 首季近5000億元
從絕對金額來看,相較去年首季,「曝險增加」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的四千九百多億元,至於「曝險減少」居冠為中國的二千二百多億元。
對於金控對中曝險減少最多,金管會官員表示,一方面是近期中國經濟趨緩、金融市場風險增加,讓銀行的中國分行及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緊縮業務、減少授信放款;另一方面,中國台商與當地企業的資金需求也降低,使得整體曝險金額往下降。
「在商言商,金控對中曝險大幅降低,是可預期結果。」民營金控主管直言,台資銀行在中國分行最近兩年獲利都是衰退,尤其二○一六年大跌六十八%,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相關業務經營一定會轉為保守,「寧願謹慎點,以免誤踩地雷而遭到倒帳。」
有國銀業者認為,我金控業原本對中國曝險就比較高,一進行調整之後,金額自然就減少比較多,尚屬合理範圍;而從數字來看,未來幾年中國仍將穩居海外曝險第二大國。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許忠信提醒,從我國金控海外曝險比較,前幾大曝險國像是美英法日等,都是金融健全且先進國家;而眾所皆知,中國金融體系不健全、且風險性又高,我們金控卻放兩兆多元的資金在中國,風險根本就太大。
「這樣的結構變化,與新政府上台有很大關係!」許忠信認為,過去馬政府鼓勵金融業西進,才導致我對中國曝險暴增,如今,蔡政府調整策略,包括積極推動新南向,其目的在分散市場風險,現在看來,已經起了相當作用。他強調,目前對中國曝險規模還是過高,未來應繼續降低,才能減少對中國依賴。
我國金控業對前六大曝險國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