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法】醫療財團法人財務問題多…左手進右手出 3招把錢變不見
民眾在林口長庚醫院美食街用餐的情況。(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吳亮儀/專題報導
醫療財團法人財務問題存在多年,既然衛福部有心修法,應該設法到位,除了醫院提撥社福金的基準,從醫務收入結餘擴大成年度收入結餘外,更要強力監督醫院透過租金、捐贈等方式將錢轉回其他關係人等巧門,否則左手進帳、右手轉出,救助弱勢的款項恐仍有限!
對於醫院與關係人爭議交易類型有研究的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常見的手法其一是「萬年包租公」,醫院長期向關係人租用土地,導致部分盈餘回流到關係人口袋,但租金合理與否卻欠缺監督,關係人也可能因此左右醫院決策。檢視財報,二○一五年慈濟醫院給慈濟基金會的租金約九八八.六萬元,國泰醫院向國泰人壽租賃的土地也要支付一.七八億元。
其二是「散財捐贈型」,醫院長期捐贈給關係人,可能造成帳面盈餘減少,雖然衛福部聲稱有審查,但朱顯光質疑過程由誰審議、誰核定都不透明。檢視衛福部公布的醫院捐贈情形,馬偕醫院去年就捐贈約一.二億元給馬偕學校協助校務運作。
其三是「投資關係人」,也就是醫院盈餘投資關係人股票;朱顯光指出,他可以理解醫院投資股票是為了經營,但不該一味追求利潤,且也可能被解讀為關係人股票護盤。
檢視財報,長庚醫院就投資上百億元在台灣化學纖維、台塑石化等關係企業。其他還有像是研究計畫、清潔維護等醫院業務外包給關係人等。
國泰、馬偕、長庚則都表示,一切依政府相關規定辦理,並無不妥。馬偕醫院更強調,將盈餘用在醫學院、培養醫學後進和專業人才,是投資「未來」,也算是投入醫療產業。
呼籲財務資訊 別只靠財報
朱顯光強調,此次修法初審已通過醫院向關係人租用土地價格須由公正人士評估、捐贈事宜在財報揭露、投資採公益信託等,算是跨出第一步,但仍盼更強化內容,例如不要等一年一次的財報再公布,否則外界發現有疑慮時,恐已難追回,且財報通常厚厚一疊,要揪出問題也難,無法實質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