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川對話」之後… 學者:台灣應有戰略能動性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蔡川對話」使台灣社會普遍對台美關係抱有期待,曾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強調,「電話不能白打」,台灣在後續戰略佈局上應有「能動性」。首先要確立戰略目標,再尋求能完成目標的途徑,並檢視所擁有的資源和工具,以達到目標。翁明賢認為,目標應是「維持現狀」,但不應該含糊帶過「現狀」的定義,台灣必須好好盤整目標及途徑,一致對外以因應未來的挑戰。
「蔡川對話」引發國際熱議,從事戰略研究的翁明賢認為,應不以為喜,也不以為憂, 而是沉著以對。翁明賢強調,若這通電話是戰術性作為,我方的戰略利益僅在引起國際視聽、看見台灣存在嗎?或是讓美國重新檢視「一中政策」與台海現狀的需求?或是讓中國思考「九二共識」是否符合其利益?翁明賢說,「電話不能白打」,在後續的戰略佈局上,台灣應有能動性,有節有度地推動,成為亞太區域撞球檯上「影響他者的母球」,而不是隨局勢而被動反應的「號碼球」。
盱衡國際情勢,翁明賢認為,現在的思考框架是「川普指責中國、川普說台灣總統、川普說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勇敢、川普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值得信賴…」,可以想見未來川普上任,我們仍是「隨著川普轉」。但我方應先確立戰略目標,想清楚「台灣到底要什麼?」
翁明賢分析,目標應是「維持現狀」,但不能含糊帶過「現狀」定義,馬政府時代是「不統不獨不武」,迄今國際局勢處於變動狀態,「蔡政府的現狀又是什麼?」
所謂的維持現狀,翁指出,重點在於如何維持台灣的國家利益,他以主權利益、領土利益、經濟發展利益與集體自尊利益分析說,有完整主權與領土才有國家,此二者應不受侵害,屬於積極維護、不能改動的現狀;而經濟發展利益與集體自尊利益,可以和中國對抗、交換或折衝,彈性運用,屬於可以調整的現狀。
翁明賢並指出,以往國家戰略的順序是「和中友日親美」,現在仍維持這三者,但可能調整順位。台灣夾在強權之間,過去通常尋求抗衡、服從或避險等三種途徑,但其實還有新選項:「中立」,他建議在調整戰略利益時,可循此新途徑思考。翁明賢說,台灣過去被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未來能否成為「海洋中具自主性的鯨魚」,西進、南向、北上並東進,端看是否能掌握能動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