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以VR重回白色恐怖——走進柯旗化故居 ◎鴻鴻

在高雄柯旗化故居推出的VR劇場《白色的記憶──夢遊烏托邦》,觀眾化身成柯旗化本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鴻鴻

虛擬實境的風潮方興未艾,觀眾戴上VR眼鏡,就可以涉入三百六十度空間的親臨感。它讓影像作品朝劇場更跨近一步。然而,VR和劇場的結合尚屬罕見。主因在於,劇場是貨真價實的Live表演。當「擬真」遇上「真」,立刻就對比出「假」。VR遇到劇場,豈不自曝其短?

變身當事人 妻女關懷vs.嚴刑逼供

在高雄柯旗化故居演出的VR劇場《白色的記憶──夢遊烏托邦》試圖提出一種解方。演出每十分鐘單獨放一位觀眾入場,遊歷故居的三個樓層加上屋頂。觀眾被當成柯旗化本人,一開始在一樓的廚房,播放著國語的警戒廣播,現場則是正在煮麵線的柯太太用台語問候,立刻讓我們回到白色恐怖的年代。旋即出現警總人員,強制將觀眾帶走,前往三樓的審訊室,目睹一個年輕人遭到刑求,被迫簽下自白書。被短暫拘留在另一個小房間,聽著一旁的看守者玩弄鐵鍊後,觀眾又被帶到頂樓的牢房,與兩名獄友共處,他們還唱著歌,然後其中一名被槍決。下一個場景回到臥室,看見妻子和女兒收到獄中來信的反應。女兒入睡後,妻子對著原應不在場的柯旗化/觀眾,道出隱藏的思念。最後觀眾被帶到二樓的客廳,與妻女重聚,這時才吃到入獄前妻子在煮的那碗豬腳麵線。

整趟旅程歷時三十分鐘,觀眾必須三度戴上VR眼鏡。審訊、坐牢、以及臥室的主要場景,都是以VR呈現。而開場的廚房和最後的團圓,則是真人搬演。在其間強制帶領的警總人員,營造壓迫的氣氛,有如觀眾進入VR觀賞的暖身。這個結構讓離家的這段經歷恍如李伯大夢,回到家才返回真實人生,還可以吃到溫熱的麵線,發揮體驗式劇場讓觀眾感官參與的效果。

真人搬演跨虛實 直接與觀者互動

身體的接觸容易,意識的沉浸困難。觀賞VR的過程中,觀眾通常可以保持旁觀。然而在審訊的尾聲,影像中的審訊者走向觀眾,朝臉部揮拳;在臥室中,妻子凝視著觀眾,最後奉上編織的毛衣,這時觀眾手上,也被交付了真實的毛衣。這兩個段落,影像跨出了界線,直接在與觀者的主觀交流,是虛擬變成實境的珍貴片刻。

《夢遊烏托邦》原為演員實境演出,發展出VR版本之後,並沒有運用任何特殊效果,完全實拍實播,好像只是取代了演員的真實表演,讓連續演出的難度降低而已。但VR的好處在於,觀眾可以同時看到今昔之比。VR有如招魂術,把眼見親臨的場景透過眼鏡還原回歷史現場。這是一個重建廢墟的工程。如果完全由演員演出,觀眾也只能看到這些場景被戲劇化後的樣貌。因此,以在歷史實境作戲劇再現的功能而言,VR的確發揮了獨特的功效。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的在地合作,大膽挑戰台灣首見VR劇場,值得當成一種藍本。

以VR的特性來說,寫實是一種向度,非寫實又有更多空間。倘若加上觀眾互動(比如《沙中房間》),VR和劇場的同謀,應該還有更多可以開發、可以期待的可能。相信我們很快就會見識得到。

(劇場導演、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