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公司變相遷註冊地 李嘉誠撤出中國

2015/09/14 06:00

香港首富李嘉誠透過資產結構調整方式,將所掌控集團旗下主要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面移出中國。(彭博)

編譯楊芙宜/特譯

87歲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向來以投資靈活及眼光精準聞名,最近再出手,使用擅長的資產結構調整方式,由旗下長江基建集團提議透過116億美元換股,合併旗下另家公司電能實業,後者於合併後將自港股下市,至此,他所掌控集團旗下主要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面移出中國。

電能實業 將自港股下市

長江基建集團(簡稱長建)隸屬於長江集團旗下,主營交通、能源等基礎建設業務及材料,為10多年前李嘉誠分拆長江實業後所成立的上市新公司,由長子李澤鉅管理。長建的控股股東為長江和記實業公司(簡稱長和)。電能實業從1999年開始投資海外,業務涵蓋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2011年海外獲利首度超過香港。

根據香港交易所公告,長建對電能實業的併購,將以後者1股換取前者1.04股方式進行,長建還有條件派付每股5港元的特別股息。合併後新公司稱「長江基建實業」、英文CK Infrastructure Assets(Holdings)Ltd.,仍維持上市地位,由長和任控股股東、持有49.49%股份,將在中國、歐洲及澳洲經營公共事業、廢棄物管理和交通運輸等相關業務。電能實業則自香港下市。

有趣的是,長建的註冊地為百慕達群島,而李嘉誠2014年把電能實業的主力「香港電燈」分拆出來,成為「港燈電力投資」旗下的主要營運公司,而港燈在獨立上市後註冊地也轉為開曼群島。據上海的澎湃新聞網站報導,經過多次重組後,隨著電能實業的消失,李嘉誠也完成事業帝國上市公司註冊地外移出中國的最後一塊拼圖。

這是李嘉誠上半年完成集團「世紀大重組」後,再度出手調整旗下公司結構。年初,李嘉誠宣布重組所掌控兩大主要企業集團「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分拆房地產業務為新的獨立公司長江實業地產(簡稱長實地產);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則持有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電信、零售、基礎建設、能源、飛機租賃在內。長實地產已於6月在香港上市。

上市公司 全部移至海外

長和、長實地產這2家重組後的新公司都在開曼群島註冊,加上長建、港燈註冊地分別在百慕達及開曼群島,李嘉誠名下唯一在香港註冊的電能實業將下市消失,相當於「長和系」主要上市公司全部變相遷移註冊至海外。

其實,李嘉誠近年來悄悄拋售中國、香港資產,把事業重心轉移到歐洲。過去1年半來,他投資歐洲的各種交易達200多億美元,包括收購英國第二大手機營運商、荷蘭連鎖藥妝店、英國火車車廂製造商,以及把旗下義大利電信公司和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合併等,這些交易規模超過李嘉誠過去10年在歐洲所有收購交易的總和。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李嘉誠2011年以來就不斷削減在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組合,出售部分港口和香港的零售資產,很大原因是他評估在歐洲的獲利可望遠遠超過中國,因此在中國成長急遽減緩、全球投資人搶進中國之前,已大幅降低對此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依賴,凸顯其過人眼光及洞見。

李嘉誠削減的中國投資組合包括: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上海盛邦國際大廈、北京盈科中心、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等物業。他最新的拋售行動則是今年7月底所傳出長實地產尋求出售位於上海陸家嘴仍在建的世紀匯廣場,若完成出售,李嘉誠近3年出售中港資產套現達上千億人民幣。

2012年後 未買中港土地

同時,從2012年後,李嘉誠就沒有在中國進行過大規模的土地收購,長江集團也沒有再買入香港土地。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Samuel Hui表示,這顯示李嘉誠的企業並不看好中港當地市場的未來走向。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范博宏認為,李嘉誠撤資中國市場的更重要原因,是他在那裡的影響力減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