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習近平變啦啦隊長 經濟脆弱逼他折腰

2023/01/14 16:04

就像突然逆轉清零政策一樣,中國釋放對科技產業的監管訊息,這次180度的大轉彎等於承認了國內經濟的脆弱狀態。(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紐約時報報導,習近平改變經濟定調,從嚴格的紀律管理者變成了啦啦隊長。雖然解除新冠疫情管制、釋放對科技等產業的監管訊息,但顯示這是對經濟脆弱下滑不得不採取的修正。

2021年是中國政府打壓科技企業、限制房地產公司借貸,並拒絕在新冠病毒防疫措施上讓步的一年,習近平在2021年底發表的新年賀詞中盛讚中國人民取得的愛國成就。當時,他沒有直接提及經濟或商業。

在2023年最近發表的新年賀詞的頭一分鐘,習稱讚中國經濟,稱中國繼續保持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宣傳採取減稅降費等系列措施為企業紓困。幾週前,在中央為製定2023年政策目標召開的會議上,習近平和其他高層領導人表示有必要提振經濟,並承諾支持民營部門。

習近平幾年前的標誌性措施已開始轉變,國內的大型科技企業也許終將擺脫受到嚴格監管的冷落地位。就像一個月前中國突然逆轉清零政策一樣,最近這次180度的大轉彎等於承認了國內經濟的脆弱狀態。

由於房地產市場陷入危機,年輕人找不到有前途的工作,消費者信心被多年的嚴格清零政策動搖,加上地方政府資金枯竭,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已降到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近年來,中國放棄有利於商業的市場改革,採取了由國家更多控制經濟的做法,犧牲商業利益。中國應對疫情的做法,以及意識形態對經濟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大,讓許多商界人士對中國是否仍是一個可靠的市場產生了懷疑。蘋果等公司已開始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

中國央行上週表示將放鬆對科技公司的監管。政府已從上個月起採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取消對房地產開發商大量舉債的限制,並表示打算繼續這樣做。

企業仍沒信心 認為風險更大

總部位於北京的投資諮詢公司BDA的董事長鄧肯·克拉克( Duncan Clark)表示,人們目前沒有信心,這個問題不會消失。與過去相比,企業現在認為在中國開展業務有更大的風險。

曾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的經濟學家Xiang Songzuo指出,他不認為中國領導人對商業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由於經濟的不景氣,他們使用的語言有所軟化。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需要民營企業進行更多的投資、僱更多的人、繳更多的稅。所以政府的說法變成了「安撫民營企業」。

中國官員最近幾週開始學著最高領導人的樣子,使用近年來未曾用過的對商業友好的語言。政府用以前捍衛清零運動必要性的狂熱來說服企業,讓企業相信中國正把經濟成長作為優先事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