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王志鈞專欄】B型創業家不該嫌錢髒的理由

2019/03/20 08:00

資深媒體人王志鈞。

企業社會責任,是個近年的流行語彙,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號稱自己擁有企業社會責任。

但問題是:「企業社會責任只是企業賺錢後、捐錢了事嗎?」又或者是:「把產品售價分潤1-3%給慈善團體?」

當然不應該是這樣。不然企業以黑心流程來做產品,最後卻透過分潤社福團體來漂白自己,不等於是用社會良心之名來包裝黑心企業之實?

為此,2007 年於美國成立的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開始提供第三方客觀的企業認證,針對企業內部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和客戶影響力等五個面向,依產業類別、員工人數規模進行客製化的量化評估,再頒發B型企業認證,且每兩年需重新驗證。

全球現在有2500家以上企業獲得B型企業認證,台灣迄今也有近30家。雖家數不多,但仍居亞洲之冠,顯示歐美社會認真落實到位的企業責任,並未受新興市場重視。

對消費者來說,使用B型企業的服務,等於是對人、對社區、對環境都有正面幫助。由 B 型企業所組成的社群,正是希望建立一個全新的經濟體系,在此體系中,拚的不是要成為「世上」最好的企業,而是對「世人」最好的企業。

對有心想創業的人來說,「B」代表的「效益」(benefit),不僅是落實到位的企業社會責任,更多的應該是一個能賺錢的商業機制。

我自己認識不少非營利組織,成員都很有心想造福人群。可是當募款經費短缺時,轉型成為B型企業型態的營利組織,成了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可是這個時候,這些組織創辦人或領頭羊,往往怯步於賺錢這件事情,彷彿賺錢賺太多,或者產品毛利率太高,是一件骯髒、不道德的事情。

但企業將本求利本為常態,企業存在的「效益」,也來自於創造盈餘。若非出於營利動機,如何能催動組織與團隊成員各個奮勇向前,激盪創意與服務品質呢?

賺錢本非壞事,更何況B型企業精神強調的是對「世人」最好的企業。只有經營獲利績效越高的B型企業,才有機會創造出對世人更友善的經濟環境。也唯有更多B型企業家出現,社會的黑心老闆才會被徹底淘汰。

想通了這一點,慈善與賺錢就不會相互衝突,非營利組織的高手也不妨藉此轉個念頭,透過商業服務模式來開創對世界更好的團隊組織吧!

(王志鈞,資深媒體人,曾任職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商業周刊,今周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