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推開紅色大門 史博館宣告重開館 2/21搶看館藏國寶及重要古物

2024/02/08 05:30

李乾朗(左起)、莊武男、史博館館長王長華、文化部長史哲、林柏亭、蕭瓊瑞共同推開紅色大門。(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閉館整建逾5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終於在昨(7)日上午10時30分重新打開大門。開館儀式由史博館館長王長華主持,邀請文化部長史哲到場見證,與林柏亭、蕭瓊瑞、李乾朗、莊武男等陪伴史博館整修過程的專家學者,在史博館正門廣場前一起揭牌,再進入門廊推開紅色正門,象徵史博館已經完成所有整建工程,宣告開館,並於2月21日正式對外服務,向民眾開放。

高齡84歲的莊武男是史博館門神的繪製者,此次更是3度受邀親自完成修復。(記者凌美雪攝)

王長華於致詞時特別感謝文化部的支持和同仁的辛勞,才得以完成這項任務。王長華指出,史博館過去是台灣近現代美術發展重要的社會集體記憶,重新開館後會繼續努力,成就「一座貢獻給理解台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文化部長史哲則表示,史博館是1949年政府遷台後第一座台灣的博物館,承載著戰後風雨飄搖的年代,台灣發動文化藝術發展的企圖,因此,「這裡不僅是歷史博物館,它本身代表的就是台灣歷史的進程。」史哲也期許史博館善用此歷史因緣際會促成的台灣文化獨特性,加以多元、自由發展的歷程,「為台灣社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馬白水專區展出的〈太魯閣之美〉,此次展出24聯屏中的12幅並定期更換,是該作繪製完成後首見。(記者凌美雪攝)

配合重新開館推出的多項特展與常設展也相當可觀,館藏具備文資身分的「國寶」及「重要古物」可說精銳盡出。位於3樓的常設展「在這裡,與大家相遇」,精選典藏文物110件,展出早年運台古物及戰後日本歸還文物最重要3件國寶〈蟠龍方壺〉、〈獸型器座〉、〈金柄銅短劍〉;馬白水專區展出的〈太魯閣之美〉為總寬1,656公分的巨幅之作,是文化部指定的「重要古物」,此次展出24聯屏當中的12幅並定期更換,是該作繪製完成後首見。

〈蟠龍方壺〉(左)、〈獸型器座〉(中)等館藏最重要的國寶,精銳盡出。(記者凌美雪攝)

1、2樓的開館特展「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展出館藏精選作品200餘組件,亮點作品包括史博館修復後首次面世的林玉山作品〈黃牛〉、倡議標準草書的于右任大師晚年最重要作品〈建館記〉、張大千的潑墨大作〈夏山雲瀑〉與〈深山古柏〉;另於5樓有「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建築特展,呈現這棟超過百年宮殿式歷史建築的複雜擴建歷程。

此外,還有同步於南海園區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推出的「五月與東方—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特展,41位藝術家共138件作品,是1981年台灣省立博物館舉辦五月、東方2畫會聯展後,公辦特展規模最大、展件最多。作品及文獻徵集借展來自史博館、國美館、國家圖書館、北美館、高美館、鶯歌陶瓷博物館、師大美術館、關渡美術館等,以及多位藝術家基金會、家屬、畫廊、私人收藏家等超過30個單位,為近年最大型完整呈現戰後台灣現代美術運動發展史的研究展覽,相當精采。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