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環保局發揮創意焚化再生粒料變文創小物 超搶手供不應求
雲林縣環保局以焚化再生粒料製成造型簡約的植物盆器,及各種可愛動物、卡通人物造型的擴香石。(記者黃淑莉攝)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焚化再生粒料除應用在管溝回填、地基填充等公共工程可控低強度材料,雲林縣環保局發揮創意以再生粒料製成植栽盆器、擴香石,造型可愛又實用,成為環保局超搶手宣導品,供不應求。
雲林縣垃圾自主處理設施不足,多數垃圾須外運至外縣市代燒處理,依據互助互惠模式,外縣市代燒1噸垃圾雲林要回運1.67噸底渣或1.8噸焚化再生粒料。環保局指出,平均每年要回運再生粒料約4萬公噸。
環保局表示,再生粒料是焚化垃圾處理產出的焚化底渣,經過篩分、破碎、磁選分離等前置處理,去除分離出鐵金屬、非鐵金屬等物質後再以熱化、穩定化或水洗處理等步驟,降低焚化底渣的重金屬溶出率及異味。
環保局指出,檢測結果經過處理再生粒料可替代天然砂石級配,可用於轄內公共工程控制性低強度的回填材料,例如管溝回填、地基填充、道路基層、地下空洞填充、臨時道路鋪設、廢棄管道或坑道的填充。
為此有效去化使用焚化再生粒料,縣府也訂定雲林縣政府所屬各機關使用焚化再生粒料作業要點,明確規範粒料申請方式及使用摻配比例,每立方米至少摻配700公斤,讓轄內各機關辦理公共工程時能充分使用焚化再生粒料。
環保局統計,經過多年推動,使用量最大宗是公共工程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其次是掩埋場中間覆土使用,整體去化使用率約有98%。
環保局長張喬維說,除推動縣內公共工程提升粒料使用比例外,為讓民眾認識焚化再生粒料及應用,消除心中疑慮,所以以焚化再生粒料代替天然砂石摻配製成擴香石、植物盆器,讓民眾可以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環保局指出,再生粒料做成的文創小物只有在環保局舉辦宣導活動時展示及做宣導品分送給與會民眾,只要有送都很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