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蛤殼濁水溪定沙成功 野鳥回來了

    濁水溪出海口出現罕見的黑面琵鷺。(王振芳提供)

    濁水溪出海口出現罕見的黑面琵鷺。(王振芳提供)

    2021/11/23 12:50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濁水溪因溪水夾帶大量泥沙,出海口有大片裸露的沙洲浮覆地,每逢東北季風起,造成河流沿岸風飛沙肆虐;雲林縣環保局為改善濁水溪揚塵,於河川下游沿岸利用廢棄文蛤殼定沙與鋪設稻草蓆、植生綠覆等環境友善工法,減少風蝕揚塵,意外造就鳥類棲息秘境,讓鳥類可以安全生存及繁衍,增加濁水溪的生物多樣性。

    濁水溪在四河局及雲林縣府投入水覆蓋及綠覆蓋抑制揚塵工程後,濁水溪揚塵事件日由106年的基準年59天次降至109年的9天次,裸露地面積也從106年的1500公頃減至109年的927公頃,減少了573公頃以上,而綠覆蓋更造就新的生態體系,已吸引候烏在此繁衍下一代,文蛤殼上更成為候鳥繁衍棲息地。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這個月曾紀錄到御風好手─東方澤鵟於出海口上方飛行,目前麥寮出海口已發現超過200種以上的鳥種在此區域活動。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近年各界持續推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修復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不少珍稀瀕危候鳥受到保護,環保局為推廣環境教育並深化濁水溪出海口環境生態,也透過系列活動及生態紀實影片,使民眾瞭解候鳥、環境棲息地及在地發展的連結,豐富的自然環境也須全民守護。

    御風好手─東方澤鵟於出海口上方飛行。(王振芳提供)

    御風好手─東方澤鵟於出海口上方飛行。(王振芳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雲林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