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殼濁水溪定沙成功 野鳥回來了
濁水溪出海口出現罕見的黑面琵鷺。(王振芳提供)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濁水溪因溪水夾帶大量泥沙,出海口有大片裸露的沙洲浮覆地,每逢東北季風起,造成河流沿岸風飛沙肆虐;雲林縣環保局為改善濁水溪揚塵,於河川下游沿岸利用廢棄文蛤殼定沙與鋪設稻草蓆、植生綠覆等環境友善工法,減少風蝕揚塵,意外造就鳥類棲息秘境,讓鳥類可以安全生存及繁衍,增加濁水溪的生物多樣性。
濁水溪在四河局及雲林縣府投入水覆蓋及綠覆蓋抑制揚塵工程後,濁水溪揚塵事件日由106年的基準年59天次降至109年的9天次,裸露地面積也從106年的1500公頃減至109年的927公頃,減少了573公頃以上,而綠覆蓋更造就新的生態體系,已吸引候烏在此繁衍下一代,文蛤殼上更成為候鳥繁衍棲息地。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這個月曾紀錄到御風好手─東方澤鵟於出海口上方飛行,目前麥寮出海口已發現超過200種以上的鳥種在此區域活動。
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近年各界持續推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修復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不少珍稀瀕危候鳥受到保護,環保局為推廣環境教育並深化濁水溪出海口環境生態,也透過系列活動及生態紀實影片,使民眾瞭解候鳥、環境棲息地及在地發展的連結,豐富的自然環境也須全民守護。
御風好手─東方澤鵟於出海口上方飛行。(王振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