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守護台東紅烏龍 茶農力抗外國茶

鹿野高台的採茶工人老齡化,能做工者也越來越少。(記者劉人瑋攝)

鹿野高台的採茶工人老齡化,能做工者也越來越少。(記者劉人瑋攝)

2024/06/25 05:30

〔記者劉人瑋/台東報導〕近年外國茶衝擊本土市場,連鹿野特產的「紅烏龍」也有印尼版。茶農表示,目前台東茶農大概還在撐,檯面上沒有人敢賣外國茶,但「未來真的不敢講,至少自己如果要賣,會明碼標示」希望不要走到那天。

缺工、老齡化 運費成本又高

二十四日台東雖稍涼爽,但位在鹿野高台的茶園也僅有十位左右的採茶工,採茶班班長從三十歲那年採到六十多歲,她說,以前工班多三十人以上,如今太熱、工人太老,能做工者更少,「我如果四十歲也不會來採茶,了解年輕人為什麼不作工啦!」但手裡工作未曾慢下。

目前檯面上沒人賣 未來難說

台東茶業除了有工人老齡化、缺工嚴重,運費成本又高,茶農也是茶商的「屾茶」負責人黃建瑋表示,「紅烏龍」為製程方式,是當地茶改場技轉、為此地中低海拔茶葉找出路,但日前喝到其他縣市的紅烏龍,甚至還有印尼版紅烏龍以及越南茶,偏偏都還是台灣人帶著台灣茶種和製茶師出國種植「自己人打自己人」,認為一般消費者根本難以辨識。

農政單位對此低調表示「沒喝過」、「沒聽說」,但也表示「製茶技術到種苗都台灣帶去,驗DNA根本沒用」,唯化學方式檢驗,以多重元素分析才能測出不同氣候與土壤所含微量原素差異來辨別,一般消費者可藉鹿野公所的產地標章或生產履歷分辨。

黃建瑋則說,其實他地茶商也是拿著外國茶來本地兜售,但想到還要照顧那麼多年長工人、台灣茶也不能輕易被打垮,因此婉拒。

黃建瑋說,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會走到賣外國茶那一步,茶農都還在奮戰,唯一確定的是,就算賣外國茶,自己會明碼標示、不打壞台茶品質與名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臺東縣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