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追緝令》北市協拍票房差 議員籲市府檢討電影協拍制度
《台北追緝令》由名導盧貝松監製的場景涵蓋大台北,獲得台北市文化局等單位支持,台北市長蔣萬安9月底也親自參加台北首映會。 (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台北市議員陳重文指出,由名導盧貝松監製的《台北追緝令》場景涵蓋大台北,申請協拍項目眾多,更刷新台北拍攝電影最多道路管制紀錄,但電影票房、觀影人數並不理想。他呼籲市府重新評估協拍案件對城市行銷效益,以及行政與社會成本間平衡,確保公共資源運用符合市民利益,且有助於提升台北市國際形象
《台北追緝令》取景範圍涵蓋大台北,獲台北市文化局等眾多市府單位協助,場景申請達99個協拍項目,取景地包括台北市政府、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西門町、中山堂、大巨蛋等。電影也在內湖、中山、士林、信義、中正、萬華、大同、大安等8個行政區12條道路管制拍攝,創下台北市電影拍攝最多道路管制的新紀錄。台北市長蔣萬安9月底也親自參加台北首映會。
不過陳重文指出,《台北追緝令》成本達1000萬美元,票房卻僅勉強超過100萬美元,觀影人數並不理想,耗費的行政與社會成本是否值得令人質疑。他提到,文化局常以影視協拍可行銷城市,請求議會支持預算,但電影中對台北市的描寫未必正面。他也關心,文化局與觀光傳播局是否有合作推出相應行銷計畫,確保電影中景點能被有效推廣、發揮最大效益?以《台北追緝令》為例,協拍景點地圖是由民間自行製作,市府單位未有配合推廣作為。
文化局回應,《台北追緝令》在台北市前製及製作3個月,雇用本地影視從業人員及相關周邊人員達600餘人,北市也提供人力協拍及行銷宣傳協助,促進北市技術、國際交流,劇組來台北市拍攝也帶來觀光與經濟效益;且電影有9成以上在台北市拍攝,拍攝超過50處場景。
文化局也協助於美國電影市場展會場內外露出相關宣傳影片及海報,並在活動開幕典禮宣傳台北市影視協拍與電影花絮,增加電影與台北市拍攝場景的曝光度,讓國際看見台北市重要景點。
文化局說,國際合拍片已成為未來主流趨勢,未來會加強與中央合作吸引國內外官方、民間資金投入合拍片,以更具規模的製作人才、場景吸引國際來台投資、取景、建教合作等,提升影視人才資質、強化產業鏈之專業及服務功能、促進經濟觀光效益。
《台北追緝令》取景範圍涵蓋大台北,包括西門町、大巨蛋等處。(台北市觀光傳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