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步行路線、調整植栽 士林至劍潭綠廊更新成休憩好去處
藝影廣場為延伸北藝中心藝術表演概念,選擇人潮多的夜晚,以夜間照明呈現,增添表演藝術氛圍。(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推動「捷運綠廊串連人行動線『士林-劍潭站』更新工程」,將捷運士林站至劍潭站間的橋下空間重新營造為串聯都市與自然的友善環境,將改善步行環境、提升景點串聯性與空間使用效益,如調整減量機車停車位數量以優化步行路線、拆除封閉圍牆以增加視覺開放性、調整植栽位置、升級夜間照明系統等,並以「光廊道」為設計概念。
台北市公園處處長藍舒凢表示,捷運士林至劍潭站段為淡水線最接近山系的路段,早期是農田,有福德洋圳灌溉於其間,隨著這一帶的經濟發展,匯聚早市、夜市、戲院等多元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藍舒凢指出,隨著士林站TOD大樓、五號倉庫旅館開發案、陽明戲院都更案以及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等重大建設的執行,士林地區逐漸煥發全新風貌,市府在積極推動都市開發的同時,也重視地方綠色景觀及民眾步行便利性;綠廊更新改造,結合歷史元素與現代機能,打造兼具文化活力與人文溫度的空間,未來將成為士林居民與遊客的熱門休憩地點。
此次更新改善士林至劍潭捷運站間的步行環境,提升景點串聯性與空間使用效益,如調整減量機車停車位數量以優化步行路線,拆除封閉的圍牆以增加視覺開放性,同時重新調整植栽位置、全面升級夜間照明系統,讓公共空間更加安全與宜人。
此外,工程以「光廊道」為設計概念,包括延伸北藝中心藝術表演概念的「藝影廣場」、適合小型表演的「姿藝劇場」,並透過水波紋投影的「福德洋憶」跨橋,喚起舊名「福德洋」的水文記憶,展現在地特色與文化內涵。
姿藝劇場則適合小型表演的溫馨空間。(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高低錯落的座階讓往來的民眾有更多元的休憩機會。(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福德洋憶跨橋則透過水波紋投影至橋面的光影變化,象徵過去水文士林記憶的重現。(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捷運橋下的空間打造大小口袋空間,提供多元、具彈性的桌椅,讓民眾可隨時坐下聊天。(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捷運橋下的空間打造大小口袋空間,提供多元、具彈性的桌椅,讓民眾可隨時坐下聊天。(台北市公園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