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下坡過窄且S彎道 鐵道局將改善
![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下坡過窄,動線標示不清,人車交纖風險高。(圖由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提供) 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下坡過窄,動線標示不清,人車交纖風險高。(圖由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19/4928162_3_1.jpg)
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下坡過窄,動線標示不清,人車交纖風險高。(圖由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提供)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車站天棚完成植栽綠化,並規畫自行車道,串聯東西向的綠園道,但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與議員體檢後發現,自行車道下坡過窄且出現S彎道,相當危險;對此,鐵道局表示正改善中。
施工長達20年的高雄火車站,已於去年12月28日啟用,上方的天棚東西長660公尺,南北長340公尺,兩側串連平面綠園道,往西通到左營車站,往東通到鳳山車站,近期成為自行車友打卡新景點。
不過,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高雄市國際自行車發展協會、議員張博洋近日進行「綠園道-高雄車站:高雄綠之丘自行車騎乘體驗&車站動線盤查活動」後,發現自行車騎到天棚西側下坡處時,卻出現一個水泥結構物擋在前面,呈現S彎道,傳有騎士就在這裡摔車。
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指出,天棚自行車道下坡度有點狹窄,讓2個騎士併騎還稍嫌擁擠,急需改善;車站與天棚的動線標示也不夠明確,旅客不清楚該從B1層的哪部電梯上天棚或到地面層,對初次造訪旅客來說不方便。市議員張博洋也說,下坡處S型轉彎的動線設計,會增添自行車族風險。
另有民眾反映,天棚自行車道角度有點陡,騎上去並不太輕鬆,下坡時則要頻頻剎車,雖然旁邊有設人行道,但缺乏明確標示,有些行人還是會走在車道上 ,希望人車要清楚分流。
對此,交通部鐵道局南部工程分局表示,天棚於哈爾濱街起點位置,因中間部分有地下隧道的緊急逃生口結構物,導致自行車道因需避開結構物,而有不順暢情形,人行道也有縮減。
鐵道局強調,目前正與北側71期市地重劃計畫道路人行道做整合處理,會改善人行道寬度,另自行車道部分也研擬改善方案中,近期會完成改善。
此次也一併體檢15公里的綠園道,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指出,從新左營到高雄火車站區間,有部分縮窄,特别在三塊厝站附近,人車交纖風險較高;此外,沿線配套設施不足,包括遮雨遮陽棚、簡易廁所與自行車維修裝備等,無法滿足各式使用者需求。
![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左)下坡處,碰上地下隧道緊急逃生口結構物,導致過窄且出現S彎道。(圖由張博洋提供) 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左)下坡處,碰上地下隧道緊急逃生口結構物,導致過窄且出現S彎道。(圖由張博洋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19/4928162_1_1.jpg)
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左)下坡處,碰上地下隧道緊急逃生口結構物,導致過窄且出現S彎道。(圖由張博洋提供)
![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體檢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圖擷取自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臉書) 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體檢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圖擷取自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臉書)](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19/4928162_2_1.jpg)
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體檢高雄車站天棚自行車道。(圖擷取自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