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漲! 彰化稻農10甲昔一期淨賺百萬 今剩74萬叫苦
稻農今天一期稻作收入減少2、3成。(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全球政經局勢加劇通膨壓力,許多人哀嘆物價飛漲,就是薪水不漲!而對稻農而言,收入不僅沒增,還減少2、3成。彰化縣今年一期稻作收割已近尾聲,濕稻穀收購價落在每100台斤約1000元,但收成卻比往年減少約3成,往年1分地可淨賺1萬元,今年只剩7000元,減少的主因跟春雨過少和倒伏有關,農民最憂心的是秧苗、人工成本都蠢蠢欲動,再這漲下去,真的沒人敢種稻。
產銷班長葉豐端說,以往1分地收成2000台斤是正常收穫量,但今年梅雨期來得晚,影響稻子分檗,到6月初收割期又出現豪大雨,稻粒飽滿,造成倒伏災情,因此今年一期稻作平均一分地可收成1600至1700台斤,以糧商溼稻穀收購價每100台斤1000元計算,一分地可收1萬6000多元。
葉豐端表示,每分地種稻所扣的成本分別為,秧苗(1200元)、犁田及插秧機(1800元)、農藥防治4次(2000元)、複合肥料4包(1600元)、割稻費用(1000元)電費及運費等細項(1000元),上述加總為8千600元,收成1萬6千元扣掉上述8 600元(不含租地,每分地租約3000元)種植成本。相當於1分地淨利約7400元。10甲地,往年可收百萬元,今年只能收74萬元,相較去年同期,收入約少2、3成。
葉豐端說,今年梅雨期來得晚,稻子生長期雨水少,稻株無法「有效分蘗」,以致分蘗數少3成,到成熟期雨水才來,已經來不及了。有些農民發現生長期雨水不夠,急忙施肥,結果「後遺症」都在近收割期產生,因為氮素過種,稻株變軟,穗粒飽滿,大雨一來,就出現倒伏,倒伏就會出現減產。
葉豐端指出,很多種稻成本都已漲價或「蠢蠢欲動」,秧苗盤已從37元漲到40元,複合式肥料每包從300元漲到400元,收割或耕田機都已「預告」下次要調漲,因為柴油漲太凶,所以可以預見二期稻作的成本會更高,小稻農的生存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