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與地球不同!新研究分析火星水來源 強烈衝擊現有知識

2020/03/31 12:10

科學家過往曾在火星表面觀測到季節性循環的條紋陰影,後被認為是鹽水在夏季期間從希拉斯撞擊盆地(Hellas impact basin)高處間歇往下流動的結果。(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火星表面存在水(H2O)並非新聞,但這些水的來源卻未有定論,科學家最新發現,火星上的水分子可能都有著不同的來源,衝擊現有知識中火星形成的假說。

根據《CNN》報導,週一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Nature Geoscience)的最新研究顯示,冰冷的荒漠星球「火星」上的水分子,是過去經過多次撞擊後遺留下來的成分,不同地區的水由不同的隕石,在不同的時間點撞擊留存下來。

研究人員在多個火星表面隕石坑中進行水分子採樣,並比對不同地區水分子中氫(H)的同位素氘、氚比例,證明了前述假說。

研究人員表示,此一重大發現與當前火星形成的主流理論截然不同,過往認為,火星的內部結構比較像是地球這種類地行星,透過極長時間的吸積作用,從圍繞著太陽的巨大的塵埃、氣體,慢慢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當前的面貌,但這次研究卻為科研人員點出了不同的思路。

研究人員表示,透過比對同位素成分,火星地殼與其下的地幔分別具有不同比例的氫分子同位素,代表火星地殼與地幔的來源可能不一,這點與地球大相逕庭,可能對移居火星等人類的終極夢想帶來變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