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誰來監督大立委?

2024/06/02 05:30

國民黨及民眾黨強勢通過國會擴權修法,被質疑夾帶利益衝突等自肥疑慮。(資料照)

記者陳政宇/特稿

國會擴權惡法,猶如掀開潘朵拉的盒子,百弊叢生。若立委毫無節制地追求擴權,卻不顧權責相符的自律機制,將難防各種濫權自肥的亂象。該如何有效監督此等「國會權貴」?萬幸的是,潘朵拉之盒尚留一絲希望,全台民眾爭相發起「藐視國會」,此乃對最高且真正民意之反撲。

人民將選票交付立委,寄望能專業問政、監督國政,帶領國家進步。但實情是,許多立委背後政商關係綿密,提案修法亦牽動龐大利益結構,互利共生堪稱常態。故須要求立委謹守本分、遵循「利益迴避」。觀諸世界主要民主國家,同樣對國會議員利益衝突設有嚴謹規範。

現行「立法委員行為法」雖明定立委行使職權應迴避利害關係人攸關的議案審議及表決;但若立委未利益迴避,規範條文疲軟無力、缺乏相關罰則。民進黨團修法主張將涉及刑事責任者移送司法,在藍白以席次輾壓下,該草案仍躺在司法委員會。

國會自律規範形同具文,在野黨仍舊貪婪,不惜以黑箱程序、違憲法案,力圖擴權。例如其中的「查水表條款」,立委可要求企業、團體及一般民眾交出資料、接受調查詢問,連調閱監察或司法機關偵查中的案件都能插手,若不服從就可能被罰錢坐牢。如若立委基於私利,卻未規定任何連帶責任或相關處罰。

在司法上,立委很可能基於「選民服務」,得以調閱卷宗、形同干預偵審過程,甚或是攸關本人、親友或金主的相關案件,均有左右結果的可能。在商業上,企業恐遭立委威脅勒索,被迫交出商業機密或研發技術,甚或內線交易。在公共利益上,面對千億、兆元工程大案的肥肉,更難防不肖立委上下其手。

若對國家利益圖謀「自肥」,立委還可能涉嫌介入軍火商紛爭、外洩潛艦計畫機密,或拿外交機密文件在媒體前作秀;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到中國「進貢」。不禁令人懷疑中國是否為這次修法幕後黑手。由此可見,擴權惡法實為國家大患,民眾必須警醒監督、慎防國會專橫妄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