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找到了!「農婦」鼻祖在彰化

2020/01/21 11:33

吳晟的「農婦」被文壇認為是農婦的正宗鼻祖。(記者顏宏駿翻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民進黨新生代吳怡農在政壇迅速竄起,「農婦」成為流行用語,事實上台灣最早使用「農婦」一詞這是詩人吳晟,40年前他在彰化家鄉寫作,描寫一輩子都在田間勞動的母親陳純,挖掘諸多根植台灣土地的美好價值觀,散文集稱為

《農婦》,兩個不同時代的「農婦」現在被文化界相提並論。

吳晟在40年前一手拿筆、一手拿著鋤頭跟著母親在田間耕作,他從旁觀察母親的勞動,1982年出版《農婦》散文集,多篇膾炙人口的作品為台灣的農村文學留下珍貴的記錄,其中「不驚田水冷霜霜」還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因吳怡農竄起,「農婦」儼然成為流行用語,不過此「農婦」與彼「農婦」。近日有文壇好友跟吳晟提及說,你的「農婦」才是台灣的正宗鼻祖,讓吳晟莞爾一笑。

吳晟說,吳怡農的「農婦」是屬於精神層面,而他所寫的「農婦」是實質層面,泛指一生在田間勞動,跟老天爺拚搏的女人,他說,已故的媽媽是典型農婦,太太莊芳華也算是農婦,只要低下頭面對土地,不斷地勞動就會產生一種價值觀。

他說,時代的變遷讓「農婦」產生不同的意義,工業化和資訊化時代來臨,台灣飛快的進步,許多珍貴的農村價值被拋棄,「農婦」的文化意義更顯出其特殊之處;吳怡農的「農婦」代表他的粉絲,如果大家有機會從字面上去了解「農婦」有著女性和「親近土地」的價值,更能深化其字詞意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