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改善酸雨 專家建議加嚴汽機車排放標準

2023/05/09 05:30

北部地區降雨酸度較高,環保署提醒民眾不要淋雨。示意圖。 (資料照)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工業及汽機車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除造成空污,也會導致酸雨現象。中央大學大氣系「全國酸雨監測及成分分析調查」指出,近二年構成酸雨的硫酸根離子比例下降、硝酸根離子比例上升,顯示氮氧化物減量是未來管控酸雨的一大重點,建議環保署加嚴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的排放標準。

中央大學大氣系教授林能暉表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溶於水後,會形成硫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使雨水進一步酸化形成酸雨。從長期趨勢分析,多數測站酸雨組成變化已由硫酸根離子主導,轉變成硝酸根離子,顯示管制排放硫氧化物的固定污染源措施已見成效。

外送多也導致污染增加

至於硝酸根離子的來源,除了固定污染源,還有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林能暉指出,根據各縣市汽機車數量的統計資料,多數地區都呈現明顯增長,除了人口移入影響,近年線上購物與外送訂餐需求大增,也會導致交通運具的污染排放增加。他建議環保署持續實施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管制、加嚴排放標準、推廣低污染車輛,並加嚴機動車輛的排放標準等管制氮氧化物。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認為,境外污染佔台灣空污來源三分之一,疫情期間中國封城及工廠停工,境外污染物減少,近年台灣境內pm2.5也明顯減少,都有助於改善整體空污狀況,進而讓酸雨發生頻率大幅下降。整體而言,台灣酸雨狀況與二、三十年前相比,的確改善許多。若未來繼續增加風力及太陽光電等綠能比例、減少火力發電比例,相信助益更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