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智農整合平台成立 嘉縣編1800萬助農

2021/11/10 05:30

嘉義縣長翁章梁(中)參觀各項智慧農業設備。(記者林宜樟攝)

推動智慧農業 補助農民、農團一半設備經費 每案上限百萬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府為推動發展智慧農業技術,縮短農友摸索時間,昨宣布成立「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成員包含農民、政府、學界及技術業人員。縣長翁章梁並宣布,為減輕農民初期建置智慧農業設備的負擔,縣府已編列一千八百萬元經費,補助農民、農團裝設智慧農業設備一半的經費,每案上限一百萬元,預計明年可開始申請。

翁章梁宣布 明年可開始申請

縣府昨在食安大樓舉辦平台成立及交流會,翁章梁、農委會科技處長王仕賢及平台成員到場參與,現場展示各種智慧農業設備如肌力裝、環境監控系統、旱田感測器、無人機及智慧傳感器等。翁章梁說明,為縮短農友獨自在技術應用上摸索的時間,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將做為農民和業界媒合管道。

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成員有農民、政府部門、學研單位及技術業等四十四名成員,透過財團法人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協助,發行月刊整理智慧農業資訊供參考。

穿肌力裝採收 務農省力有效率

種植玉女小番茄、洋香瓜的大原山農場負責人周慶原說,農園已裝設儀器監測陽光、空氣及水,並可遠端控制抽風、灑水設備,加入平台可分享、獲得各種數據,協助生產到銷售的決策。

王仕賢說,智慧農業設備如肌力裝工作服,農民穿著修剪採收時,可省下四到五成的肌力消耗,提高效率,減低風險,謝謝嘉義縣走出第一步,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翁章梁表示,智慧科技農業是未來的趨勢,縣府整合雙向跨域平台,幫助農民了解智慧農業,農民也可回饋學界研究及業者;此平台協助生產端導入智慧農業,實際應用,對農業科技產業發展有幫助,馬稠後產業園區與未來嘉義科學園區均歡迎相關業者進駐。

「智慧農業跨域整合平台」成立及交流會現場展示的「肌力裝」,可應用在農業修剪採收時,減輕農民負擔。(記者林宜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