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涼感衣「無感」?消基會:5成未達瞬間涼感標準

2012/07/05 14:14

消基會調查發現,市售標榜降溫或涼感、冰涼的衣物,包括知名品牌lativ、統一超商零著感等5成涼感衣連「瞬間涼感」標準都未達到。(記者楊久瑩攝)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大熱天,涼感衣正夯,但可別以為,穿上涼感衣就能告別揮汗如雨的日子。消基會調查發現,市售標榜降溫或涼感、冰涼的衣物,包括知名品牌lativ、統一超商零著感等5成涼感衣連「瞬間涼感」標準都未達到,穿上涼感衣很難期待「有感」。

消基會於5月至6月間,於大台北地區購得5件女性衣物,5件男性衣物,共計10件平價樣品。涼感衣價格介於149元到299元之間。

消基會秘書長陳智義指出,目前國家標準未對所謂的涼感衣物訂定標準,業界多依循機能性暨產業用紡織品認證,與驗證評議委員會訂定「織物瞬間涼感驗證規範」,來測試具瞬間涼感紡織品的瞬間最大熱流通過量(Q-max),Q-max值愈大表示瞬間涼感愈明顯。換句話說,如果廠商要取得瞬間涼感機能性紡織品標章,Q-max值必須大於或等於0.140 W/cm2。

消基會測試的10件樣品中,有5件樣品的Q-max值大於或等於0.140 W/cm2,但另有5件樣品的Q-max值則小於0.140 W/cm2,包括知名平價品牌lativ的涼感原色V領衫、統一超商販售的零著感涼感衣附罩杯式背心等五個樣品,其Q-max值均小於0.140 W/cm2。

陳智義說明,用手握一杯冰水,剛拿的瞬間會有冰涼的感覺,穿涼感衣就好像用手握冰水,穿上瞬間即會有涼爽感,隨著時間經過,冰塊融化,手溫會與水溫達到熱平衡,涼爽的感覺就不明顯了。

消基會調查,衣料要達到迅速導熱降溫有許多種方式,目前較常見的作法是將礦石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添加在原料中,再經由抽絲及織布,利用礦石粉比熱小的特性,將體溫傳導至布料,達到涼爽感。

礦石粉添加的愈多,熱傳導效果愈好,但如果添加太多,不僅抽絲不易且衣料將會變重,造成穿著負荷增加而不舒服,所以礦石粉不可能無上限的添加,只能輔以改變纖維形狀或改變布料織法等。

消基會提醒,由於涼感衣無法主動產生冷效果,最後終究會與外界達到熱平衡。為了節能省碳,建議穿上涼感衣後,身體覺得涼爽了,冷氣設定的溫度便可以稍微調高,達到省電目的。至於選購時也須注意,雖然以「涼感」、「無感」作為訴求,但有些僅是以「排汗為前提,製造乾爽效果」的吸濕排汗衣的混充。

消基會也建議業者,應明確在產品上標示出瞬間涼感的Q-max值,以方便消費者辨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