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北市教育局推coding從幼兒園學起

2020/07/06 14:25

台北市教育局與13所幼兒園合作,讓幼稚園學童平時上課就能學習coding思維。(記者蔡思培攝)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現在科技相當方便,讓學習coding(程式編碼)成為重要趨勢。台北市教育局也與北市13所幼兒園合作,推出「台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讓幼稚園學童平時上課就能學習coding思維。

台北市教育局去年成立「幼兒園運算思維課程取向工作坊」,邀請台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資訊科學系及國小資訊教育輔導團攜手合作,指導北市13所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所屬14位教師,合作完成20個「台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現在教學示例已經放上台北酷課雲,供親師下載參閱,開啟全國首創將K-12程式教育連貫規劃的先例。

教育局表示,教學示例會將程式編碼的「拆解問題」、「模式辨識」、「抽象化」及「演算法設計」概念,融入幼兒園一日作息的課程中,讓學員從日常生活教育、學習區探索(如益智桌遊、自編故事、積木建構等)和活潑有趣的主題活動裡取材(踢足球作紀錄、牽腳踏車上斜坡道等)。

以「擦桌子」教案為例,教師會引導幼兒透過觀察、發現、討論、試做再修正,讓孩子先將打掃工作列出、並加以分工,再查看是否有相同工作重複進行,最後學習設計出各種擦桌子的路徑圖,這其實與現實生活中的「掃地機器人」各種模式的掃地路徑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與「自駕車」,以程式設計規劃行車路線,利用辨識物體及感測功能進行數據演算和修正有關。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北市過去已建立小學到高中職coding相關課程,這次進一步延伸到幼兒園。他說,很多人常認為小孩要透過3C產品才能學習coding,但教育局是將coding思維與日常課程結合,因此幼兒不須接觸3C電子設備,就能培養運算思維的能力,希望讓小孩從小建立運算思維。

教育局長曾燦金體驗幼兒園課程。(記者蔡思培攝)

幼兒園學員學習規劃水管動線,試圖將水流引導至放在地板上的水桶中。(記者蔡思培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