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蝙蝠是除害蟲高手!弘光畢展蝙蝠搖身變文創品

2020/04/21 15:14

弘光畢展蝙蝠搖身變文創品。(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不少研究指出蝙蝠可能是武漢肺炎病毒宿主,但蝙蝠也能幫稻農除害蟲!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今年畢展「Leading Edge邊緣誌」以大甲區、外埔區域為研究場域,有組學生以蝙蝠與稻米的生態關係當主題,設計出鑰匙圈等文創品,格外受矚目,學生指出,蝙蝠一天可以吃自己體重四分之一的昆蟲量,大約1千到2千隻,可幫忙去除稻米蟲害,「不接觸蝙蝠根本不用擔心。」

文創系副主任吳振廷今日表示,從關心在地出發,兩年前開始以龍井、沙鹿、梧棲、清水等區當畢展主題,今年則選定大甲、外埔、大安三個區域,學生從去年8月開始準備,經過5次審查調整,除系上老師指導,也聘請台中文資園區科長楊宏祥、BaNAna 阿蕉品牌創辦人林彥良、玩想影像負責人楊浚昇等專業業師,提供學生修正建議,讓作品更臻於完美。畢展4月21日到24日在學校展出,受到疫情影響取消校外展覽。

策展組學生莊語嫣說,大甲跟外埔在地域上雖屬於台中市邊緣,卻有豐富的人文地景。其中,「蝠音」這組以蝙蝠當主角,在肺炎疫情延燒下,讓作品特別引起關注。學生黃偉哲表示,外埔區以農業為主,種植稻米為最多,去年選定蝙蝠當主題,是因為蝙蝠一天可以吃自己體重四分之一的昆蟲量,大約1千到2千隻,可幫忙去除稻米蟲害,減少使用農藥,沒想到作品完成碰上肺炎疫情發生,惹來同學開玩笑說:「會不會有病毒?」他強調,展場蝙蝠模型用樹葉、枯樹枝裝飾而成,取材自然安全。

黃偉哲進一步說明,拋開肺炎疫情,蝙蝠在華人文化中有福氣諧音的涵義,所以也設計鑰匙圈等文創品,請大家不要害怕蝙蝠,「只要不去捕捉及接觸牠,根本不用擔心。」

「壤作實驗室」這組選擇研究外埔地區的土壤,學生郭晨薇說,外埔是河階地形組成,每一坎不同高度有差別,他們把土壤拿到實驗室送驗,了解其中的微量元素,將田野調查與農家互動過程拍成影片,並出書紀錄當地農特產與土壤的關聯性,希望讓民眾更了解土地與大自然互動。還有學生把土壤、農作物製成文創商品,甚至把大甲53庄武術設計成「麵泡3分,學武3分」的泡麵包裝,創意十足。

弘光畢展蝙蝠搖身變文創品。(記者張軒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