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讓藥物能突破「血腦障壁」 中研院找到腦癌治療新契機

2019/01/15 23:34

左起為研究團隊成員生醫所研究員李庚融、論文第一作者藍迪尉(David_Lundy)、研究員謝清河。(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中研院找到新技術,讓腦癌治療有更大突破!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今天舉辦發表記者會,研究團隊發現,在靜脈注射極低劑量的血管生長因子(VEGF),能使奈米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LipoDox)」安全且有效地輸送到腦瘤部位,成功找到這把開啟「血腦障壁」防護罩的鑰匙。

「血腦障壁」的功能是避免腦受到化學傳導物質影響和細菌感染,除了氧氣、二氧化碳和血糖等物質外,其它物質難以通過,就像是個防護罩,因此若腦部有腫瘤,一般藥物很難讓藥效穿透達到腦腫瘤部位。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謝清河說,經老鼠實驗發現靜脈注射極低劑量的血管生長因子,就能打開血腦障壁、將奈米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LipoDox)有效輸送至腦瘤部位,可提升兩倍存活期。

研究團隊也將這發現應用在蘭嶼迷你豬的實驗中,證實可提高腦部核磁共振顯影與化療藥物輸送到豬腦的劑量,兩者各約2.5倍。

為了進一步試驗這項技術是否能被用於治療惡性腦瘤,研究團隊利用立體定位顯微手術將人類膠質母腫瘤細胞植入基因轉殖免疫不全的老鼠大腦中,發現癌細胞會造成老鼠快速死亡,平均壽命不到40天。

而透過血管生長因子結合微脂體小紅莓的兩波式治療,不僅提高化療藥物進入腫瘤的劑量達13.6倍,同時延長老鼠平均壽命至65天。

團隊在發展出血管生長因子多次注射的多段式治療,不僅沒有產生明顯副作用、不用增加化療藥物用量、腫瘤迅速縮小,甚至可以將老鼠平均壽命延長至80天。

這項研究可望為治療惡性腦瘤患者帶來新契機,並在去年12月11日刊載於《美國化學會奈米雜誌(ACS Nano)》。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